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开展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 范泽民

【机构】 城东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及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主义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例如到图书室借书,拖了一两个月不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禁而不止;欺骗家长欺骗老师现象常有发生;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从家里取钱出去打游戏机等等。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指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那么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诚实,不说谎话,信守承诺呢?我们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也曾讲:“耆而信,可以为师。”教师首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教师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靠的就是诚信。常说“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老师,更是给教师的一种责任,“曾参杀猪取信”的故事,就是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剖析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实例,批判这种功利化思想。学校把培养教师坐住凳子、耐住寂寞、潜下心来、教书育人的高尚品质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是诚实守信的,应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言传身教的诚信意义。
  通过教师的诚信表率,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诚信榜样和楷模,反复说明诚信是做人、立业的基本准则。学生的诚信意识越完善,对自己行为的诚信意义就理解得越深刻,就会自觉地按正确的诚信规则做事,所以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步骤。
   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它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形式。每个学科的任教老师都是最好的诚信教育者,他们可以利用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本身的诚信内容,彰显其时代性、传承经久不衰的诚信品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的思想性,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就能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在实施现代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本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将知识、情感、价值观结合起来,事实证明,诚信教育比较成功的班级,往往就能做到检测无人监考,学生无人作弊等。
  三、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活泼、好动是中学生的天性。在素质教育中,如果把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寓教于乐,诚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开展这样有意义的诚信教育活动要因时因人而异,如在学生中可以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内容的VCD,或者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其他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在文体活动中穿插诚信教育活动,如讲故事、演讲比赛、说相声、演小品等;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评选“最有诚信品质的学生”活动;开设诚信考室;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讲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辩论赛;成立道德法庭;组织对现实社会生活中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等等。
  四、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童心染黑,孩子缺失诚信,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必须要增强垂范意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重视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协力,才能构筑起诚信的道德大厦。诚信教育应是开放式教育,不能封闭在校园里孤立进行。我们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使之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更多沟通和指导,积极融入社区并参与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等,才能着力营造出良好诚信的教育氛围。
        诚信是一个养成的过程,需要积累。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种法律意识,是每一個公民必須具备的基本修养,事关学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需要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精心培育。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扎实有效的诚信教育,我校学生已普遍达成这样的共识:诚信是一个人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为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并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中学生,着眼于长远,从小处着手,从青少年抓起,大胆探索实践,以重塑诚信社会。
  • 【发布时间】2025/9/26 11:25:23
  • 【点击频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