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百花齐放才是春——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中国有句俗话:人各有所长。放眼四顾,我们常常看到生活中有人工于运算,有人工于言谈,有人工于舞蹈,有人擅长绘画……
1983年,哈飞大学加德纳博士指出人有多种智能,并同时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各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的理论给我很大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诠释,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全面认识每一位学生,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潜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就能真正立足于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以往关注学生往往只是看到成绩,其实,每人都有所发展,只是智能不同。每个人认识事物不同,有的从这个角度,有的从那个角度,这就要因材施教。教师怎么面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在一起,用一种方法教,怎么能满足呢?怎么提高成绩呢?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强项设计教学方法。如今的课堂要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我能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对开发学生智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在教学过程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中抓紧45分钟,既能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又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不同程度的多元智能呢?下面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做法:
1、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开学初期,通过走访我了解到每个学生对阅读的喜好程度不同。他们原来的语言学习水平、基础都不同,各方面的智能水平更是各不相同。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女同学会对文娱空间的明星追踪比较感兴趣,而男同学则对NBA的篮球明星更感兴趣。我还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帮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能力按阅读的难易程度选择文章。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中去,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热情。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投其所好,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给每个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2、运用多种方法开发语文学科的本体智能
讲故事。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不论是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还是演故事,他们都津津乐道。故事是语言最广泛、最基本的表现活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上,我往往把故事当成课堂上的娱乐活动,当成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忽视了故事的语言性这一重要特点。认识到这点,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一个个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接龙,改编、辩论……通过故事情节,运用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写日记。传统的日记侧重于记录学生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内容也多以语言表述为主,接触到多元智能理论后,我将日记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丰富了日记的内容。如:日记不仅可以记录自己一天感受最深的,也可以记录教学方法对你的影响,还可以记录各科知识给你带来的困惑……日记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绘画、照相、剪报、歌词、数学题、摘抄等。
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接到一个任务,遇到一个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归类分析,思考评价各种想法,从而比较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意见。在活动中,需要学生交流、分离,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在灵活的活动方法中,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培养人际交往智能。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极少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往往只注重对文本的交流、分析。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无论完成什么工作,人的主观意识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是“学习”这样一项极具主动性、自觉性的活动呢。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极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动力源泉。
3、利用学生其他优势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
多元智能除重视多种方法开发学科本体智能外,还特别强调利用其他智能类型来开发本学科智能。我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如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来发展他们的语言智能,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并举一反三地进行运用。
音乐智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配乐朗诵课文,在课堂上播放轻松音乐以放松学生的心情,既可以渲染气氛,又有利于师生身心愉悦,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音乐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的课文学习,我用学生喜欢的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视觉空间智能
其一,色彩的运用。
其二,画一画。
身体运动智能
①肢体回答。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用身体来表达,这种方法最简单和常用的例子是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但这种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笑一笑,眨眨眼,竖手指等。
②动动手。应该让那些表现出肢体动作智能优势迹象的学生有机会通过操作或动手制作实物来学习。如学习了生字后,我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辅助学习;利用拼贴画、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还可以进行单元复习时组织编写手抄报等。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各自解读世界的视角和语言。敢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视角看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事物,就是老师发掘孩子自信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出现了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可喜局面。同时,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发展多方面的潜能。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百花齐放”。
1983年,哈飞大学加德纳博士指出人有多种智能,并同时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各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的理论给我很大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诠释,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全面认识每一位学生,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潜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就能真正立足于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以往关注学生往往只是看到成绩,其实,每人都有所发展,只是智能不同。每个人认识事物不同,有的从这个角度,有的从那个角度,这就要因材施教。教师怎么面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在一起,用一种方法教,怎么能满足呢?怎么提高成绩呢?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强项设计教学方法。如今的课堂要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我能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对开发学生智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在教学过程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中抓紧45分钟,既能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又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不同程度的多元智能呢?下面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做法:
1、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开学初期,通过走访我了解到每个学生对阅读的喜好程度不同。他们原来的语言学习水平、基础都不同,各方面的智能水平更是各不相同。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女同学会对文娱空间的明星追踪比较感兴趣,而男同学则对NBA的篮球明星更感兴趣。我还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帮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能力按阅读的难易程度选择文章。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中去,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热情。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投其所好,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给每个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2、运用多种方法开发语文学科的本体智能
讲故事。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不论是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还是演故事,他们都津津乐道。故事是语言最广泛、最基本的表现活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上,我往往把故事当成课堂上的娱乐活动,当成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忽视了故事的语言性这一重要特点。认识到这点,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一个个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接龙,改编、辩论……通过故事情节,运用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写日记。传统的日记侧重于记录学生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内容也多以语言表述为主,接触到多元智能理论后,我将日记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丰富了日记的内容。如:日记不仅可以记录自己一天感受最深的,也可以记录教学方法对你的影响,还可以记录各科知识给你带来的困惑……日记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绘画、照相、剪报、歌词、数学题、摘抄等。
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接到一个任务,遇到一个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归类分析,思考评价各种想法,从而比较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意见。在活动中,需要学生交流、分离,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在灵活的活动方法中,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培养人际交往智能。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极少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往往只注重对文本的交流、分析。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无论完成什么工作,人的主观意识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是“学习”这样一项极具主动性、自觉性的活动呢。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极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动力源泉。
3、利用学生其他优势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
多元智能除重视多种方法开发学科本体智能外,还特别强调利用其他智能类型来开发本学科智能。我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如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来发展他们的语言智能,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并举一反三地进行运用。
音乐智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配乐朗诵课文,在课堂上播放轻松音乐以放松学生的心情,既可以渲染气氛,又有利于师生身心愉悦,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音乐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的课文学习,我用学生喜欢的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视觉空间智能
其一,色彩的运用。
其二,画一画。
身体运动智能
①肢体回答。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用身体来表达,这种方法最简单和常用的例子是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但这种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笑一笑,眨眨眼,竖手指等。
②动动手。应该让那些表现出肢体动作智能优势迹象的学生有机会通过操作或动手制作实物来学习。如学习了生字后,我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辅助学习;利用拼贴画、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还可以进行单元复习时组织编写手抄报等。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各自解读世界的视角和语言。敢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视角看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事物,就是老师发掘孩子自信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出现了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可喜局面。同时,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发展多方面的潜能。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百花齐放”。
- 【发布时间】2025/9/26 11:18:46
- 【点击频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