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计算机与传统艺术设计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21世纪已经被人们称作信息时代或E时代。这是一个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字时代,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从事艺术设计人员的加入,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脑艺术设计更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计算机与计算机软件以及外围设备为主要工具的艺术设计创作.应用于设计创作的计算机,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工具,从设计技术、视觉效果、工作效率、作品储存、修改等方面比传统的设计工具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关键词:计算机 技术 艺术设计
近二十多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地更新和高速发展,也带动了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受上世纪包豪斯设计风格中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有机地结合”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传统的手绘设计图已经大部分由计算机软件所代劳。计算机的硬件性能不断地提高,图文图像处理、版面编排、视音频处理软件不断地升级完善。都使得计算机设计使用者群体越来越大,计算机设计得到迅速地普及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设计观念,进入了艺术设计的崭新阶段。
一、计算机艺术设计的出现
计算机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所以现今的计算机艺术设计人员已不是只会操作几个软件的电脑美工,而必须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只有当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之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
二、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地位
美术设计包括美术理论、美术技能和审美等。美术理论、技能教育的任务主要侧重于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美术史以及美术创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美术设计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设计创作的主体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审美认识,经过一定的设计和物化使其形成视觉艺术的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设计师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坚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艺术资质以及创造性的设计思维,由此,艺术修养的培养以及美术基础技能的掌握对美术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计算机艺术设计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着延续性和独特性。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计算机设计中依然使用。只是不同的设计内容和形式,各有侧重。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快捷,且精度高。
2、色彩极其丰富。
3、修改方便,保存简单。
4、交互性强。
计算机设计软件是设计者思维的拓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设计者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平台,但一味的依赖它,必将成为其创作设计的羁绊。计算机设计软件较多,加上复杂的命令、工具菜单的使用,更不容易掌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得不把注意力分散到设计软件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就容易僵化设计者的活跃思维,阻碍了设计者思维敏捷的发挥,很容易使设计者沦为一名机械式的计算机操作工。
传统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相比其本身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是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的制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不方便修改保存。图纸的精细准确程度以及在团体合作设计上都不如计算机技术。
综上说述,可以发现计算机在艺术设计领域普及之后确实带来了一次突破传统设计的革命。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工作者,除了熟练操作计算机设计软件以外还要坚持长期进行手绘训练积累扎实的绘画基础才行。
四、计算机美术设计和传统美术设计的关系
电脑技术、表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需要创意才有活力,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只有精通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技巧,才能很好地表现设计艺术。如果要完成一幅好的作品,首先要有生活的积淀和创作的灵感,灵感是创作的灵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后才是运用工具和制作技巧去实现的问题。如果设计者用电脑来完成设计,创作灵感与生活的积淀同样是第一位的,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只是一种必需。如果认为电脑是万能的,越是高档的电脑就越能做出好的设计,凡事都求助于电脑技术,这实际上是不了解什么是设计师的责任?什么是设计?因为掌握电脑技术与设计者的设计能力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如果设计者没有好的设计创意,缺乏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即使他有非凡的电脑技术,精通各种软件,也未必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
虽然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发展给美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计算机美术设计的核心依旧是美术设计,美术设计的发展主要在于设计作品的功能性、艺术性以及文化品位等特点。从而要求美术设计师具有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能不断为美术作品的设计和发展注入文化底蕴。
作为当今设计者,面对千变万化的计算机世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除了掌握电脑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设计素质,加强设计能力的训练。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使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反复推敲、修改设计方案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这无疑为设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如现在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沉迷于电脑技术上的学习,而忽视了艺术设计的创意,这显然是不符合专业设计人才标准的。相反,如果先提高我们自身的设计修养和设计素质,再初步掌握一些电脑技术,就远远超过那些在设计上尚不入道的设计者。这样的话我们在掌握电脑软件应用时,便产生一种专业的设计“惯性”,自然而然地与电脑技术达成某种“默契”,此时,电脑软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工具箱的名称和菜单命令,而是设计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唐济川、高纪洋、郑艳.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略[M].第1版.黄河出版社,2008年.199
[2] 吕春瑾.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5):36-38
[3] 杨岚.浅谈新时代的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366-367
[4] 邱春华.浅谈电脑艺术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D].江西南昌大学,2007.
关键词:计算机 技术 艺术设计
近二十多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地更新和高速发展,也带动了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受上世纪包豪斯设计风格中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有机地结合”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传统的手绘设计图已经大部分由计算机软件所代劳。计算机的硬件性能不断地提高,图文图像处理、版面编排、视音频处理软件不断地升级完善。都使得计算机设计使用者群体越来越大,计算机设计得到迅速地普及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设计观念,进入了艺术设计的崭新阶段。
一、计算机艺术设计的出现
计算机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所以现今的计算机艺术设计人员已不是只会操作几个软件的电脑美工,而必须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只有当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之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
二、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地位
美术设计包括美术理论、美术技能和审美等。美术理论、技能教育的任务主要侧重于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美术史以及美术创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美术设计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设计创作的主体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审美认识,经过一定的设计和物化使其形成视觉艺术的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设计师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坚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艺术资质以及创造性的设计思维,由此,艺术修养的培养以及美术基础技能的掌握对美术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计算机艺术设计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着延续性和独特性。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计算机设计中依然使用。只是不同的设计内容和形式,各有侧重。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快捷,且精度高。
2、色彩极其丰富。
3、修改方便,保存简单。
4、交互性强。
计算机设计软件是设计者思维的拓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设计者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平台,但一味的依赖它,必将成为其创作设计的羁绊。计算机设计软件较多,加上复杂的命令、工具菜单的使用,更不容易掌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得不把注意力分散到设计软件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就容易僵化设计者的活跃思维,阻碍了设计者思维敏捷的发挥,很容易使设计者沦为一名机械式的计算机操作工。
传统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相比其本身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是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的制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不方便修改保存。图纸的精细准确程度以及在团体合作设计上都不如计算机技术。
综上说述,可以发现计算机在艺术设计领域普及之后确实带来了一次突破传统设计的革命。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工作者,除了熟练操作计算机设计软件以外还要坚持长期进行手绘训练积累扎实的绘画基础才行。
四、计算机美术设计和传统美术设计的关系
电脑技术、表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需要创意才有活力,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只有精通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技巧,才能很好地表现设计艺术。如果要完成一幅好的作品,首先要有生活的积淀和创作的灵感,灵感是创作的灵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后才是运用工具和制作技巧去实现的问题。如果设计者用电脑来完成设计,创作灵感与生活的积淀同样是第一位的,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只是一种必需。如果认为电脑是万能的,越是高档的电脑就越能做出好的设计,凡事都求助于电脑技术,这实际上是不了解什么是设计师的责任?什么是设计?因为掌握电脑技术与设计者的设计能力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如果设计者没有好的设计创意,缺乏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即使他有非凡的电脑技术,精通各种软件,也未必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
虽然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发展给美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计算机美术设计的核心依旧是美术设计,美术设计的发展主要在于设计作品的功能性、艺术性以及文化品位等特点。从而要求美术设计师具有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能不断为美术作品的设计和发展注入文化底蕴。
作为当今设计者,面对千变万化的计算机世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除了掌握电脑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设计素质,加强设计能力的训练。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使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反复推敲、修改设计方案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这无疑为设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如现在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沉迷于电脑技术上的学习,而忽视了艺术设计的创意,这显然是不符合专业设计人才标准的。相反,如果先提高我们自身的设计修养和设计素质,再初步掌握一些电脑技术,就远远超过那些在设计上尚不入道的设计者。这样的话我们在掌握电脑软件应用时,便产生一种专业的设计“惯性”,自然而然地与电脑技术达成某种“默契”,此时,电脑软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工具箱的名称和菜单命令,而是设计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唐济川、高纪洋、郑艳.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略[M].第1版.黄河出版社,2008年.199
[2] 吕春瑾.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5):36-38
[3] 杨岚.浅谈新时代的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366-367
[4] 邱春华.浅谈电脑艺术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D].江西南昌大学,2007.
- 【发布时间】2025/9/26 11:01:04
- 【点击频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