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作文教学水平先对而言偏低一些,出现了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如果改变这种现状,探究出一种适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是我们这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众所周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彼此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然而,我们的农村相对闭塞,农村学生接触外界事物少,做单纯的农家活多,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匮乏,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立意不深。另外,?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低,或者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所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多少,对于语文成绩怎样,作文怎样根本不在乎,而留守儿童这类更是无人关心他们的写作。
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探究中,我们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写实
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道听途说的材料一进入文章就会出现破绽。因此,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然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够发掘出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比如:农村孩子从小频繁接触大自然,对农村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挚情感。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曲径通幽——这一切都烙上农村的印记,又能给以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
2、勤写生活日记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没有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对历史的考察,哪有宏篇历史巨著《史记》的问世;没有马克思亲身参加工人革命运动,哪有《资本论》的出现;没有高尔基的流浪生活,哪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流传。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也是写作兴趣的源泉,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帮助的。农村学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等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应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记录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相互讨论,在劳动中,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达到拓展范围的目的,这样就避免了作文牵强附会,虚有驱壳。
3、教师应身先士卒,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
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自己却不会作,虽然现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却是遥不可及。他们不会去自主欣赏,而老师的文章学生是乐意学的。因此老师自己先作一篇来谈其中包含的生活体会,写作技巧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拓宽了习作的道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 、批改作文时找出学生闪光点加以鼓励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是事实,但却是他们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首先做到的就是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老师在批改时应快,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不足或进步。同时作文的批改应解决具体问题,不仅是评改字、词、句,还应指出修辞、语法上的不足,更应在谋篇布局、详略安排等问题上细致修,只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调动其积极性,令他们觉得有话好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自然作文对其不再构成压力,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除此之外,我觉得做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要立足于一个“改”字。“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毕竟任何一篇佳作都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经过多翻的修改。一文三改,改字定乾坤。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总之,农村中学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绝非易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教师要立足于农村这一现实,提升自我,探求新路,引导广大的农村中学生写作文能有新意,有特色。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众所周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彼此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然而,我们的农村相对闭塞,农村学生接触外界事物少,做单纯的农家活多,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匮乏,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立意不深。另外,?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低,或者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所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多少,对于语文成绩怎样,作文怎样根本不在乎,而留守儿童这类更是无人关心他们的写作。
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探究中,我们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写实
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道听途说的材料一进入文章就会出现破绽。因此,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然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够发掘出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比如:农村孩子从小频繁接触大自然,对农村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挚情感。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曲径通幽——这一切都烙上农村的印记,又能给以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
2、勤写生活日记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没有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对历史的考察,哪有宏篇历史巨著《史记》的问世;没有马克思亲身参加工人革命运动,哪有《资本论》的出现;没有高尔基的流浪生活,哪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流传。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也是写作兴趣的源泉,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帮助的。农村学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等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应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记录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相互讨论,在劳动中,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达到拓展范围的目的,这样就避免了作文牵强附会,虚有驱壳。
3、教师应身先士卒,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
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自己却不会作,虽然现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却是遥不可及。他们不会去自主欣赏,而老师的文章学生是乐意学的。因此老师自己先作一篇来谈其中包含的生活体会,写作技巧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拓宽了习作的道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 、批改作文时找出学生闪光点加以鼓励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是事实,但却是他们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首先做到的就是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老师在批改时应快,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不足或进步。同时作文的批改应解决具体问题,不仅是评改字、词、句,还应指出修辞、语法上的不足,更应在谋篇布局、详略安排等问题上细致修,只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调动其积极性,令他们觉得有话好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自然作文对其不再构成压力,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除此之外,我觉得做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要立足于一个“改”字。“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毕竟任何一篇佳作都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经过多翻的修改。一文三改,改字定乾坤。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总之,农村中学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绝非易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教师要立足于农村这一现实,提升自我,探求新路,引导广大的农村中学生写作文能有新意,有特色。
- 【发布时间】2025/9/26 11:00:00
- 【点击频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