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

 

【作者】 蔡 坚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从素质教育层面分析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基础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体育教育
        素质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许多学校正身体力行地探索中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的途径。中学是培养基础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级专门人才,以供当代社会发展所需。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体育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1.  21世纪素质教育中的学校体育
  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学校体育日益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统观念不断受到挑战,新的观念不断呈现,特别是经济同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道路转变,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素质和效益,这就对一代新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体现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更加受到教育界和体育教育界的关注,为此,对处于21世纪的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想提出如下意见:         
         1.1转变观念,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构建学校体育的框架体系
  当前,一场以建立终身体育观念等为重点的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界已形成一个共识。学校体育已不再认为只是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活动,而是把在校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的终身受益联结,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意识,把接受体育成为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这与压抑学生主动发展的“应试教育”不同的素质教育则是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追求乐趣的过程,学校体育的职责不仅为学生在校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作身心健康的准备,而且还为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休闲生活、娱乐生活等需要做准备。
         1.2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重智轻体松德是“应试教育”的顽固表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体、音、美到不了位。从当今实际出发,可以认为,何时体、音、美到位之时,即素质教育落实之日。同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还要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对体育课程、教育内容、方法、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都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着重体现学校体育的文化体育功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目标。
         2.中学体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结合各项运动的特点,运动项目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2.1.1在田径教学中,教学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
         2.1.2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是球类运动,球类运动具有娱乐性、对抗性、集体性和群众性等特点。
         2.1.3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方面能力,完成动作的良好姿态,有其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增强学生相互间的保护及帮助,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培养感情的友好交流。
         2.1.4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魂石,在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机智灵敏、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1.5体育理论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理论教材的内容,选用革命导师,世界伟人或者英雄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当每一次鲜红的国旗在异国徐徐升起的时候,聚集着多少热爱自己民族,热爱祖国的人的爱国之心。
         2.2体育教学能造就良好的心理素质
         2.2.1体育教学中重视方法,手段的娱乐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兴趣及快乐,让学生喜欢活动,以满意、快乐及良好情绪中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调节和改善强迫和忧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2.2体育教学中的互相交往性加强。
         2.3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竞赛强化全面素质教育
        3.教学改革中强化素质教育特征的探讨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就是全体性,全面性和自主性,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三个特性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3.1立足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体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3.2.强化全面意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4.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对学校体育的认识
         4.1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对过去
         4.2体育考试,比赛与素质教育关系
   4.3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改革需求.王晏,卜爱云.中国学校体育.1998(3)-26
         2.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杨贵仁,李晋裕等.中国学校体育.1998(3)-63-65
         3.略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李晓新,安徽体育科技.1999-20(1)-58-59.
  • 【发布时间】2025/7/28 21:07:44
  • 【点击频次】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