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特色作业创新设计

 

【作者】 龙孝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缸坪基点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小学语文作业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特色作业的创新设计,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特色作业;创新设计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为确保学生在学业负担减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特色作业创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1.小学语文特色作业创新设计理念
  1.1目标明确。特色作业的设计应围绕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1.2内容丰富。特色作业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并适当拓展,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日常生活,选择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任务。
  1.3形式多样。特色作业的形式应突破传统作业的单一模式,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阅读赏析、写作表达、口语交流、书法练习、戏剧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4评价科学。特色作业的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指导,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小学语文特色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2.1结合教材,设计基础型作业。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明确各章节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确保设计的基础型作业与教材目标保持一致。设计的基础型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度。过于简单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兴趣,而过于困难的作业则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基础型作业并不等同于枯燥乏味的重复性作业。教师可以在保证作业内容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填空、选择、判断、排序等,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积累和反复练习。教师在设计基础型作业时,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积累性的作业,如背诵古诗词、积累好词佳句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同时,要通过适量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及时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在评价基础型作业时,要注重鼓励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
  2.2依托拓展,设计提高型作业。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拓展相关知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学校作业的关键不仅在于做好“减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更要做好“加法”,强化学生学用结合与知行合一,完善学生的情感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拼音,是帮助孩子认识汉字、自主阅读、说好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是一年级小朋友们的学习重点。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提升作业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我们班以“拼音王国真奇妙”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充分识记、运用拼音。通过前期拼音知识的学习,一年级的萌娃们与拼音已经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制作拼音转盘,利用石榴籽、玉米粒、扑克牌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来创造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拼音王国。
  2.3联系生活,设计实践型作业
  (1)设计观察类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例如,让学生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写一篇短文或画一幅画。(2)设计动手操作类作业: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物品,如拼音小转盘、手抄报、成语卡片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3)设计采访类作业:让学生就某个话题采访家人、朋友或邻居,训练他们的沟通技巧,同时也加深他们对话题的理解。(4)设计调查研究类作业:让学生针对某个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5)设计参观考察类作业: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文化场所,让学生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设计实践型作业时,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选择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合作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3]。
  2.4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创新型作业。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平台、教育App等,设计形式多样的创新型作业。例如,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让学生梳理知识点;通过线上平台,开展互动交流等。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创设虚拟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体验和探索。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VR技术模拟参观博物馆、进行科学实验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例如,提供在线课程、教育资源网站、知识问答平台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此外,利用在线平台,让学生在线上讨论区提问、解答、评价作业,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
  3.结束语
  通过对小学语文特色作业的创新设计研究发现,在遵循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评价科学等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基础型、提高型、实践型和创新型作业。这些特色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综合素养。同时,小学语文特色作业的创新设计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可以不断完善作业设计,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田雷.小学低段语文特色作业实践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12):45-47.
  [2]雷雯.“双减”背景下无纸笔作业设计策略——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教材为例[J]. 华夏教师,2022(32):79-81.
  [3]王静.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设计策略[J].文渊(高中版),2020(2):230-231.
  • 【发布时间】2025/7/28 20:49:16
  • 【点击频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