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以生为本,让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 李彦军

【机构】 般阳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我从事自己热爱的语文教学已经二十多年了。多年来有个问题一直我在反思着——学生天天上课,课堂几乎就是学生生活的全部,为什么在课堂上活跃的总是那几个学生?我们总是强调“课堂要以生为主,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但是在课堂上要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从平时的课堂到公开课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做主的课堂了了无几。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能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高效地学习,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课堂、高效课堂。
  但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一定会对我们教学课堂的现状有更深刻与准确的认识。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率低,相当部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局外人”。 有的学生在课堂进入专注的“听与思”的状态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更短。老师自认为讲的很精彩,而有的学生不需听,他们早就有答案,甚至思路比教师更简明;有的学生听不进,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有的学生是想听想学的,而老师讲的快慢对他们并不适合。这样的课堂教学状态并不少见,这样课堂教学怎么能高效,学生怎么能主动快乐地学习?在听公开课时,我们看到有的课堂有学生主动参与这样的形式,但看起来做秀的成份不少。虽然老师们在改进,但始终未见明显效果,有时我想:也许是我们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习惯的原因吧?后来在学习了郭教授的生本理论后,现回想一下学过的教育理念,总算有些豁然开朗。
  仔细看一下生本理念下的课堂,再反思一些教学上很有成果的学校,无论是“洋思中学”还是“杜郎口”,之所以成功,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让所有学生都在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既合作,又分工。郭思乐教授的理论有许多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多学习他们的理念,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运用到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去。
  在学习生本教育理论过程中,经过反复的阅读与思考,我认识到:“以读引读”,“以读引写”,“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组交流互学”,“师生互学”这是生本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进行课堂上交流阅读体验的关键。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通过课文的学习,指导学生怎样去“以读引读”、“以读引写”,为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在观摩生本理念的课堂中,首先,我体会到了教学中教法的简约。如学语文: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悟”,而这“悟”则是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交流“悟”的结果,这是学生的带有个性特点的感悟,在交流中他们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若是我们“教”的太多,就会把自己的观点、理解强加给学生,影响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而语文学习中的“悟”来源于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要让学生多读,任何时候离开了大量的读都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读、在读中思、学,激发学生投入极大的热情到学习中去。其次,我体会到了讨论的常规化。郭思乐教授提出,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中的讨论是普遍存在的,当然讨论的形态不同而已,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几乎是天天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人人参与讨论,只要是学习的需要,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的。我想:这不正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途径吗?这也回归了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也回归了教育的本体——学生。从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让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得到整体地提升。第三,我感到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在这种生本的理念下,我们可以将辅导后进生学习的工作托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辅导后进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生帮生,生教生”,将教师一人繁重的辅导工作分散开,从而使辅导工作落到实处,让辅导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不过在辅导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1、确定辅导的对象。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每个学习小组自己去确定本小组需重点帮助的同学。 2、指导辅导的方法。3、培养“拜师”的习惯。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这与我们原来的教育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习与思考中,郭思乐教授的理论不断补充到我的认知中,观看录相中,生本课堂的模式也让我们耳目一新,不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到以下几点吧:1、相信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幸福成长”;2、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来,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让我们成为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3、课堂评价也由关注教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数量、积极主动性,表达时的精彩度,对知识的掌握深化等到成了课堂评价的主要观测点;4、注重师生、生生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这是新式课堂的法宝,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工作中的法宝,能力差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也能掌握知识,老师也能誊出时间解决优生吃不饱的问题。
  课堂是神圣的,只有让学生成为主人,从小就锻炼他们的主动性与主人翁意识,将来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的主人。看看以生为主的课堂,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给他一个平台,他们竞这样的出色……教育的一切智慧与激情,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但只要牢牢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我们的课堂何愁不是高效的?我们的教育质量何愁提高不了?我们要努力使每一节课真正成为一次“学生生命的活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精神生命共同成长的地方,成为我们共同展示的舞台!
  • 【发布时间】2025/6/26 11:36:21
  • 【点击频次】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