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

 

【作者】 朱蕾蕾

【机构】 颖上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新课程改革赋予高中英语教学以广阔的创新空间,而创新精神正是《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特别强调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先要进行创新,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双方互相促进,才能达到教与学完美结合的理想境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到英语教学中,不断创新教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使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笔者就从教师创新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三大方面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面对新课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次是努力创造”。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滞后的、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崭新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调整,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在其“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一名合格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能对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增删,进行灵活的把握,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每种不同体裁文章的设计应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英语课程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只有让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充满了新意,才能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对学生潜力的开发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
  2.充分发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
  3.阅读课文时让学生得以想象和创新
  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种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领读多。课文录音我们无可挑剔,让学生模仿纯正的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实为上策,但教师过多的领读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机械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探究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语言教学过程最终要达到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的目的。
  4.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得以想象和创新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即强调综合性学习。英语教材每一模块对“听、说、读、写”都有所侧重,但最后是要达到运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综合性学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英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课堂内的情境学语言
  2.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发散式思维
  4.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三、融洽师生关系,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温情与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即真诚、接受和理解。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学习的“囚徒”。为了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们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多与学生合作,分享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通过教与学的合作,师生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才能在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通过沟通互相学习,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不仅给教师注入了崭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而且也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了个体的心理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学生们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把奋斗目标付诸于实践中去,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不断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设想、新思路,为学生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品质的培养,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高中课堂英语。
  • 【发布时间】2025/4/24 12:33:46
  • 【点击频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