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中幸福成长

 

【作者】 孙传东 刘尔增

【机构】 龙口市北马镇尚家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作为一名深深热爱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师,亲身经历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常禁不住们心自问: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要成为一位怎样的教师?李镇西说过: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当我们胸中也树立起这样的职业理想时,“和谐高效思维对华”型课堂建设活动正全面推开,它不仅让我将教师职业中最美好的部分激发出来,而且使我的教学思路开始清晰,让我的课堂教学绽放光彩。回首“和谐高效思维对香’型课堂教学的探索之旅,我因专业成长而幸福,因为我学习我实践,我思考我探索,我成长我快乐……
  一、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给我理论支撑和专业智慧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力求实现的理想目标。它的提出,不仅是对教学本质的深度把握,也是对以往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提升,更是对课堂建设走向的理性思考;不仅意味着一种基于实践的课堂教学新范型的确立,还标志着一种高品味的课堂教学文化变革方向的形成。正因为它理论上立意高远,实践中明确可行,使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了理论支持,并在教学案例例、教学设计、教学片断研讨等各种活动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了一点的成绩。
  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中,我积极探索,不再关注细枝末节上的形式,而是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追求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振;不再在意自己讲得是否系统、是否精彩,而是追求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致力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不再在意学生在知识上一时掌握的多与少,而是追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致力于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教研员和学科领导的专业指导下,我在一次次或失败、或成功的教学尝试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渐渐地,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理论支撑,自己在教学中有了专业智慧。就这样,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是与“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共成长的。
  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丰厚我的专业底蕴
  波斯纳曾提出,“城长=经验十反思”,而现在的我把“成长”理解为“学习十实践十反思”,因为我明白岁月流逝中积淀的经验固然可贵,但“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提出,要求我们成为反思型教师,这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在课堂上学习,从无知到丰盈,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过程!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用个人灵活的教育机智、风趣的语言、渊博的知识把学生带人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在交流与共振中创生出许多有价值的知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于是,我在刘德武、吴正宪等名师课堂教学中体会课堂姓学”不姓“教”,品味名师件系恒和“角谷猜想’‘,带领学生通过口算来感受数学美的灵活丰厚,沉浸在张齐华老师那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个人良好数学素养综合体现的课堂堂……他们的课堂不正散发着“和谐”的气息嘛!我禁不住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名师授课、品味教学艺术,极力捕捉着适合自己的信息,并将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这点点滴滴的学习与实践对我的教学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书能为我们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中,我读了多部教育理论专著,经常阅读各种教育教学报刊,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让我学会思考教育问题,在反思中提升了教学研究水平。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是在读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就这样,我不断地读书学习、实践反思与积淀,逐步拥有了一些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这些思考又助推着我的专业成长,让我不断地超越自我。
  在学习实践的同时,我注重及时反思和总结。每上完一节课,我都及时记录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想一想,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哪些?为什么会成功?其中遵循了哪些教学原则和规律?还有哪些课型适合于这样处理?课堂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调整改进?等等。通过教后反思,我将感性实.践上升为理性思考,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了教学行为。
  逐渐地,我能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再独霸课堂,改变了让学生唯我命是从,牵着学生往我的预设思路硬靠的教学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灵感一现,把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且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放大,用爱的眼神鼓励孩子,用智慧的语言引导他们。我与学生在平等对话、和谐交流中一起感受数学的简约与深刻,我的数学课堂变得思维灵动、鲜活起来,课堂教学有了生命,我也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总之,精彩的数学课堂,来自教师深厚的文化积淀,看似简单朴实的教学,其实是一种教学的大气度、大智慧,来源于教师丰厚的教学修养和教学艺术!教学研究需要静心思考、潜心研究、冷静反思。惟有如此,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智慧才能得以不断磨而与提升。在追求有效教学路上,才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收获职业的幸福!而正因为我们老师的成长才可以从容地引领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自由飞翔!
  • 【发布时间】2025/4/24 12:17:50
  • 【点击频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