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作者】 赵玉姣

【机构】 郓城县张集乡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把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所用、相辅相成,并在教学中自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消极方面,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它,最大限度的为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服务。下面就我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略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激发和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初中教学来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声、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我在教学《生物进化》一节时,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多维图像处理技术,模拟鱼进化成两栖动物的变化过程,用丰富、生动、连续的画面表现出来,从而激起学生德行系兴趣,使学生展开鱼是怎样进化成两栖动物的想象。又如:在讲心脏有关知识之前,先出现一段心脏的3D模拟动画,3D心脏模型做旋转运动,然后模拟电镜技术,仿佛带领学生进入心脏的内部遨游,再配上“咚哒、咚哒”的背景音乐,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注意力也高度集中,进一步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2、运用多媒体辅助生物课堂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之一,以实验观念为先导,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些实验,由于受条件影响,很难实践操作。而用多媒体教学则可顺利克服。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以及交互作用强的特点,使图、文、声、动画等综合在一起,使各种生物现象和过程都能在屏幕上呈现出来,是抽象的理论直观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缩短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如讲人体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将心脏即血液循环模式图中血液循环路线,展示动态流动,再配以逼真的颜色,插入解说。通过这种具体、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使生物学中重点、难点得以解决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因此通过多媒体模拟效果,达到全面观察认识的目的,更好的启发学生思维,避免了传统演示模式和实验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运用多媒体可以使知识网络清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每到复习阶段,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段冗长繁琐的事情,复习耗费大量的时间去串联知识点,做题,总结。如果单凭老师一嘴、一粉笔、一黑板很难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习过程,如果在考前,没有做好复习工作,那么考试成绩可想而知。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更好地将所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的以图片、文字、动画等形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可以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叙述、讲解。这样丰富的课堂还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们,从而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的利用,在课堂上更加生动形象且使教学变的高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以及学生之间都普遍欢迎。有利就有弊,在我们看到使用多媒体的优点的时候,那么他也存在缺点,具体表现为:
        1、视觉疲劳,分散学生注意力
        有些课件在运行中,切换不断,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看起来活泼、生动,但是视频、图片过多,从而产生视觉疲劳。学生光顾着看影片和图片了,很难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时课件中有声音的出现,会更增添一份吸引力,但是声音的过分刺激,容易打断或干扰学生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光顾着看热闹,实际所学到的内容很少,而且过多的幻灯片的播放,很难让学生们了解到重难点的内容。所以,绚烂多彩的声色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注意力,也会削弱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以多媒体代替实验操作无法培养学生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中动手和动脑的有机结合,既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得到了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觉得多媒体演示实验省时省力,或是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干脆将实验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给学生听,认为这样“眼见为实”的教法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其实这样做根本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再逼真的模拟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不但理解了内容,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掌握实验技能,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是很难训练动手能力的,如显微镜的使用若只用多媒体演示,不管老师讲得多么细致,学生还是很难对高倍镜、低倍镜的转换,视野中物像的调节,污点的判断等过程进行熟练地操作,特别是视野中物像的寻找学生很难掌握,多次练习后还有学生仍不能熟练掌握。因此如果以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操作,最后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很难达到培养应有实验技能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生物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我们应该灵活地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生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但不能盲目地去滥用多媒体,更不能片面地套用别人现成的课件来进行教学。我们只有灵活运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生物知识,培养了生物学科能力,还能激发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25/3/27 20:49:03
  • 【点击频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