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正确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

 

【作者】 白 洁

【机构】 宣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幼儿涂鸦的根本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没有预想和构想。幼儿把涂鸦当作一种游戏行为,享受着涂鸦带来的快乐。幼儿对自己画出的点、线感到满足和高兴。
        关键词:儿童涂鸦  想象力  好奇 表达
  唐代诗人卢仝的儿子自幼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赋诗戏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本是卢仝对儿子乱涂乱画顽皮之行的一句描写,后人却从此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意为随意写作或绘画。
  一、儿童涂鸦的发生、发展 
  儿童时期还是“十万个问什么”的时代,儿童对于外界的认识充满了好奇,随着他们对周围事物好奇心的不段扩大,他们需要表达。而在儿童的文字语言还不完善的时候,通过形象进行交流,涂鸦变成了他们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语言,于是他们开始拿起来涂抹。儿童大约从14个月开始就会自发的乱涂乱画,这种行为一般要维持到3-4岁。他们试着用笔、用石头等在纸上、地上、墙上、桌上……,一切能够得着的地方,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抓住任何东西随手乱画,运用他们奇特的想象力涂鸦出奇特的画面来,以此试图去描绘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而这种涂鸦游戏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儿童画”也就产生了。但是儿童此时的“绘画”行为往往是无秩序、无系统的,甚至是杂乱无章的,因而一般把它称为涂鸦。
  如果把涂鸦比作是孩子在绘画方面兴趣的萌芽的话,那么这棵嫩芽要茁壮成长,太需要教师和家长细心、耐心地去呵护和培养了。
        二、如何鼓励幼儿涂鸦
        (一)广泛开辟涂鸦地
        为孩子开设“涂鸦”地,就是要为他们留出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地盘”,拥有固定的涂鸦领地,从而满足足孩子随意涂鸦的愿望和自由。 
  1.设置涂鸦墙 
  学龄前儿童最喜欢涂鸦的地方是家里的墙面。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设计一块涂鸦墙,并告诉孩子,这是他的专属地盘,他可以在墙上随意“涂画”。 
  2.买块涂鸦黑板 
  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墙上挂一块小黑板(白板)。当然这种做法也可以用在墙上张贴很大很大的一张纸来代替。
  3.随时开发涂鸦地
  在户外玩耍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利用粉笔、树枝等在地上、沙、泥巴上涂画,丰富多彩的涂鸦材料的使用,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儿童自主绘画能力
  既然儿童涂鸦是一种表现,就要给孩子表现的能力。我们不主张在孩子涂鸦过程中直接干涉他,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儿童自主绘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儿童的经验,扩大知识眼界
        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比如通过游戏、参观商店、医院向孩子讲解,特别需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2.注重培养孩子的某些智力技能
        图画是通过图形和颜色来表现的,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孩子多认识些颜色和图形——包括几何图形和实物图形是必要的训练;平时让孩子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讲故事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给儿童多种形态的图画印象,避免一种模式的束缚。
  三、面对儿童涂鸦老师和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怕孩子把衣服弄脏 
  有人说:画画,其实就是用蜡笔和彩笔把白色的纸弄脏——破坏以前的形状,弄脏以前的形状。所以如果孩子在涂鸦时把衣服弄脏了,家长一定要宽容、理解甚至支持他们,而不是批评责备他们。如果你真不想他们弄脏衣服,你可以给他们穿上涂鸦时专用的“工作服”。 
  2.“听”孩子说画
  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幼儿涂鸦,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
        幼儿涂鸦后,也许你根本看不懂他的作品,但你一定不要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作品。你可以耐心地“问”他画的是什么?然后耐心地“听”他讲自己的画。不管孩子怎么讲,你不能进行批评和责备,更不能说“画得不像、画得不好”之类的话,这会扼杀孩子涂鸦的兴趣。 
  3.有选择地保留孩子的涂鸦作品 
  孩子的涂鸦作品,尽管幼稚笨拙,但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值得珍藏的一个记录。所以建议教师或家长不妨把孩子的“作品”保留起来,并写上日期,当作一种纪念。若作品实在无法保留原样,可以用相机拍摄下来进行保存。 
  “学会像幼儿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这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说的。幼儿的这种没有预定目的,自由创造的涂鸦方式就连毕加索都望尘莫及。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特别要关注、尊重、理解、鼓励幼儿的涂鸦艺术,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让我们的心能和幼儿更贴近,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
  • 【发布时间】2025/3/27 20:44:30
  • 【点击频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