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巧设善用任务,放飞学生创新的翅膀

 

【作者】 邓祥军

【机构】 木老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巧设英语课堂任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堂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进而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组合作;任务;创新动力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途径既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巧设善用任务,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营造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创新学习环境。因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首先从主观上引导学生树立想学什么,要学什么,而不是今天老师要求学什么的动机。学生与他人的接触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与关爱,在学校里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喜爱几乎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和谐的集体最能产生积极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并且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触摸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言而不尽。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二、进行小组合作,激起学生的创新动力
  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合作学习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收到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
  三、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通过完成生活中具体任务来练习目标语,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本节课的话题是电,这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学生就会有话说,就会乐于开口。况且去年这里有段时间真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停电之苦,这时,让学生谈“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How to save electricity”自然就会畅所欲言,言而不尽,应会有另外一种更深的体会。这种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四、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在不定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如我设计的任务“How to save electricity”,这就是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解决了这个任务,也就是解决了生活中碰到的难题。这个讨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从而达到“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
  五、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 【发布时间】2025/3/27 20:43:57
  • 【点击频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