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西北教师眼中的广东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广州我们看到了改革前沿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务实的教育态度。我们的品牌是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多元、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用诚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大气、博爱、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快乐的成长,使学生人人成才,这也需要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教师全面的思考和深层改革开放的人才招聘体系为广东教育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教育需要平等的交流和展示。
关键词: 品牌 多元 健康 可持续发展 办学模式 办学理念 开放
2012年9月22日至9月30日,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了中国的经济发达大省——广东。我们先后走进广州中山市小榄中学、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佛山市荣山中学参观学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改革前沿地区鲜明的时代气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务实的教育态度。每一处的所见所闻无不牵引着我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小榄中学根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吴穗章校长那“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同样可以精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才,发展的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教育应该追求主体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应该对每一个主体负责。实现人人成才,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的信念令人振奋。多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小榄中学形成了大气、人本、坚忍、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在这氛围中,我们深受感染。随后的中山纪念中学是一所依山傍水的花园式学校,我们是坐着电瓶车参观完这所学校的。这里不仅风景宜人,更重要的是校园里充满了自主意识。这里竟然没有专职的生活指导老师,没有宿舍管理员,学生宿舍、饭堂、学生的大多数活动,都是由学生会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学校90%以上的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里真的是一个属于学生的“生活、生存锻炼基地”,这一大胆而有意义的做法,让我们陷入沉思。最后在荣山中学,我最切身的体会是:应该办有特色的学校。在这里,老师们不主张一节课集体讨论、个人发言的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模式犹如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学习好、思维快的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替代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困生则更多的变成了花瓶、摆设与陪衬,或者只是少数宠儿充当课堂的焦点,缺乏的是真正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他们需要让每个人在学校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因此,体育特色教育是荣山中学的实践研究的成果。他们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毽球传统项目学校,佛山市足球、排球传统学校,佛山市跆拳道训练基地等称号。因为特色,那些文化课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以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所以学生普遍没有“差生”的心态,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很快乐,这实现了他们 “人人成才”的目标,正所谓“格局改变,心情改变,氛围改变”。这种朴实的教学理念确实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我们亦感受到一种叫希望的愿景在校园的上空飘荡……
经过短短几天的参观与学习,这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们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广州,同时,我对自己身边的教育也有一些反思:
1、每一所学校都有特定的校园文化,各有各的特征,如果一个学校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校园文化特征,那么这个学校就丧失了她的灵魂。一个学校,有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那么,她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是学校无形的资产,也是学校得到最大发展的动力。小榄中学的品牌是毽球,中山纪念中学的品牌是历史,荣山中学的品牌是舞狮,甘肃各所中学的品牌是什么?只有高考吗?这需要我们好好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师生的课余和业余时间,并且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正如榄中的吴穗章校长所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学校来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上学是高兴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妙趣横生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可以是活泼科学的班级管理、多姿多彩的宣传方式;还可以是科学规划的校园环境。新课改提出,学校应在现成教材的基础上自己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制定科学而生动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丰富的校园文化即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品牌,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我们没有品牌。我们的品牌是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2、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多元、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用诚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大气、博爱、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快乐的成长,使学生人人成才,这也需要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教师全面的思考和深层改革。
3、创新办学思路,拓宽办学模式。我校高考升学率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逐年上升。这些枯燥而神话般的数字,是一中教学管理质量领先的令人信服的体现,凝聚着全校师生拼搏进取的心血汗水,验证着一中年复一年创造“高进优出”的奇迹,保持“低进高出”的传统优势。但在生源不能得到显著改变的现实状况下,要年年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小榄中学的校校(初中高中)联合、校队(学校和运动队)联合的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成规模培养应该早日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样才能为一中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一中更具特色。
1.品牌是学校的生命
每一所学校都有特定的校园文化,各有各的特征,如果一个学校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校园文化特征,那么这个学校就丧失了她的灵魂。一个学校,有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那么,她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是学校无形的资产,也是学校得到最大发展的动力。小榄中学的品牌是毽球,中山纪念中学的品牌是历史,荣山中学的品牌是舞狮,我们身边各所中学的品牌是什么?只有高考吗?这需要我们好好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师生的课余和业余时间,并且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正如榄中的吴穗章校长所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学校来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上学是高兴的!
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妙趣横生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可以是活泼科学的班级管理、多姿多彩的宣传方式;还可以是科学规划的校园环境。新课改提出,学校应在现成教材的基础上自己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制定科学而生动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丰富的校园文化即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品牌,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我们没有品牌。我们的品牌是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2. 创新办学思路,拓宽办学模式
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多元、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用诚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大气、博爱、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快乐的成长,使学生人人成才,这也需要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教师全面的思考和深层改革。
我校高考升学率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逐年上升。这些枯燥而神话般的数字,是一所中学教学管理质量领先的令人信服的体现,凝聚着全校师生拼搏进取的心血汗水,验证着一中年复一年创造“高进优出”的奇迹,保持“低进高出”的传统优势。但在生源不能得到显著改变的现实状况下,要年年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小榄中学的校校(初中高中)联合、校队(学校和运动队)联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成规模培养应该早日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样才能为一中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一中更具特色。
3.举全国之力发展全面的西北教育
考察学习中,小榄中学拥有一支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优秀教师团队,中山纪念中学全校教师近两百名来自20多个省、市,团结协助、和睦相处的教师团队。自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一大批优秀教师涌入广东,助推了广东基础教育的发展。这些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成绩优异,获得的成果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美誉度,同时也提示我们学校不仅仅只是高考,在高中新课程实施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今天,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量力而行、凸显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之一。开放的人才招聘体系为广东教育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教育需要平等的交流和展示。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结合学习所得,不断的实践、探索,领会先进的理念,在继承与创新中,为西北教育的发展尽职尽责,再反思中前进。
参考文献:
《深化课程建设,构建艺术教学大课堂》 广东教育 2012年第12期46-36
《创建品牌是特色学校生成的必由之路》广东教育 2012年第12期46-36
《How do teachers continue to learn and grow》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2年08期 CN22-5032.
关键词: 品牌 多元 健康 可持续发展 办学模式 办学理念 开放
2012年9月22日至9月30日,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了中国的经济发达大省——广东。我们先后走进广州中山市小榄中学、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佛山市荣山中学参观学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改革前沿地区鲜明的时代气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务实的教育态度。每一处的所见所闻无不牵引着我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小榄中学根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吴穗章校长那“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同样可以精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才,发展的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教育应该追求主体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应该对每一个主体负责。实现人人成才,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的信念令人振奋。多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小榄中学形成了大气、人本、坚忍、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在这氛围中,我们深受感染。随后的中山纪念中学是一所依山傍水的花园式学校,我们是坐着电瓶车参观完这所学校的。这里不仅风景宜人,更重要的是校园里充满了自主意识。这里竟然没有专职的生活指导老师,没有宿舍管理员,学生宿舍、饭堂、学生的大多数活动,都是由学生会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学校90%以上的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里真的是一个属于学生的“生活、生存锻炼基地”,这一大胆而有意义的做法,让我们陷入沉思。最后在荣山中学,我最切身的体会是:应该办有特色的学校。在这里,老师们不主张一节课集体讨论、个人发言的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模式犹如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学习好、思维快的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替代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困生则更多的变成了花瓶、摆设与陪衬,或者只是少数宠儿充当课堂的焦点,缺乏的是真正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他们需要让每个人在学校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因此,体育特色教育是荣山中学的实践研究的成果。他们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毽球传统项目学校,佛山市足球、排球传统学校,佛山市跆拳道训练基地等称号。因为特色,那些文化课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以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所以学生普遍没有“差生”的心态,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很快乐,这实现了他们 “人人成才”的目标,正所谓“格局改变,心情改变,氛围改变”。这种朴实的教学理念确实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我们亦感受到一种叫希望的愿景在校园的上空飘荡……
经过短短几天的参观与学习,这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们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广州,同时,我对自己身边的教育也有一些反思:
1、每一所学校都有特定的校园文化,各有各的特征,如果一个学校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校园文化特征,那么这个学校就丧失了她的灵魂。一个学校,有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那么,她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是学校无形的资产,也是学校得到最大发展的动力。小榄中学的品牌是毽球,中山纪念中学的品牌是历史,荣山中学的品牌是舞狮,甘肃各所中学的品牌是什么?只有高考吗?这需要我们好好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师生的课余和业余时间,并且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正如榄中的吴穗章校长所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学校来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上学是高兴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妙趣横生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可以是活泼科学的班级管理、多姿多彩的宣传方式;还可以是科学规划的校园环境。新课改提出,学校应在现成教材的基础上自己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制定科学而生动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丰富的校园文化即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品牌,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我们没有品牌。我们的品牌是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2、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多元、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用诚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大气、博爱、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快乐的成长,使学生人人成才,这也需要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教师全面的思考和深层改革。
3、创新办学思路,拓宽办学模式。我校高考升学率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逐年上升。这些枯燥而神话般的数字,是一中教学管理质量领先的令人信服的体现,凝聚着全校师生拼搏进取的心血汗水,验证着一中年复一年创造“高进优出”的奇迹,保持“低进高出”的传统优势。但在生源不能得到显著改变的现实状况下,要年年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小榄中学的校校(初中高中)联合、校队(学校和运动队)联合的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成规模培养应该早日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样才能为一中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一中更具特色。
1.品牌是学校的生命
每一所学校都有特定的校园文化,各有各的特征,如果一个学校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校园文化特征,那么这个学校就丧失了她的灵魂。一个学校,有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那么,她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是学校无形的资产,也是学校得到最大发展的动力。小榄中学的品牌是毽球,中山纪念中学的品牌是历史,荣山中学的品牌是舞狮,我们身边各所中学的品牌是什么?只有高考吗?这需要我们好好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师生的课余和业余时间,并且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正如榄中的吴穗章校长所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学校来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上学是高兴的!
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妙趣横生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可以是活泼科学的班级管理、多姿多彩的宣传方式;还可以是科学规划的校园环境。新课改提出,学校应在现成教材的基础上自己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制定科学而生动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丰富的校园文化即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品牌,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我们没有品牌。我们的品牌是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2. 创新办学思路,拓宽办学模式
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多元、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用诚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大气、博爱、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快乐的成长,使学生人人成才,这也需要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教师全面的思考和深层改革。
我校高考升学率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逐年上升。这些枯燥而神话般的数字,是一所中学教学管理质量领先的令人信服的体现,凝聚着全校师生拼搏进取的心血汗水,验证着一中年复一年创造“高进优出”的奇迹,保持“低进高出”的传统优势。但在生源不能得到显著改变的现实状况下,要年年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小榄中学的校校(初中高中)联合、校队(学校和运动队)联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成规模培养应该早日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样才能为一中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一中更具特色。
3.举全国之力发展全面的西北教育
考察学习中,小榄中学拥有一支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优秀教师团队,中山纪念中学全校教师近两百名来自20多个省、市,团结协助、和睦相处的教师团队。自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一大批优秀教师涌入广东,助推了广东基础教育的发展。这些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成绩优异,获得的成果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美誉度,同时也提示我们学校不仅仅只是高考,在高中新课程实施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今天,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量力而行、凸显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之一。开放的人才招聘体系为广东教育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教育需要平等的交流和展示。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结合学习所得,不断的实践、探索,领会先进的理念,在继承与创新中,为西北教育的发展尽职尽责,再反思中前进。
参考文献:
《深化课程建设,构建艺术教学大课堂》 广东教育 2012年第12期46-36
《创建品牌是特色学校生成的必由之路》广东教育 2012年第12期46-36
《How do teachers continue to learn and grow》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2年08期 CN22-5032.
- 【发布时间】2025/3/27 20:42:43
- 【点击频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