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少加一点束缚,多留一份空间——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关键词】 ;
【正文】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等。老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英语第二课堂就是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外英语活动。它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课堂英语教学有效的补充。它不受教学计划和教学提纲的限制,比起课堂教学,它的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多彩。并且,它还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
因此,在初中建立新课标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课堂教学的局限。
毋庸置疑,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优势。课堂教学中有讲有练,组织得好,也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中学每班学生的人数太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总是有限的,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发挥,长处得到发扬,而个别学生的困难也能得到解决。
2、学生的多样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常常存在于学生的年龄,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身的努力等等方面。这种差异在初中阶段尤其明显,并且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自信心的丧失。而在英语第二课堂,老师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活动来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成绩好的学生设计较难的内容以避免他们自满的心理。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学生只有胜利的体验是不足于引起他们的兴趣的。给学生不同的任务,这对他们更好地,更均衡地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第二课堂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
二、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就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演变成学习动力,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发挥。反之,学习就会变成学生的负担。英语第二课堂无疑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丰富多彩的内容。
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大致包括英语歌曲、诗歌、故事、谜语、英语原版读物,影片和戏剧,英语书法及表演等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水平进行适当的选择,比如,在初一年级可以进行英语书法比赛。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 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它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另外还可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影片,比如一些英文动画片——《猫和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人猿泰山》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还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我们教过学生们身体各部位英语名称之后,便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做Polly says,“Touch your nose,(mouth,head,ear,etc)”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单词。在学了Christmas Day后,可以给学生用英文讲述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故事,还可以播放圣诞歌曲,开展学生制作圣诞贺卡等活动。总复习时,可以借助于游戏形式复习一些反义词、同义词、同音词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猜职业”、“猜物”等游戏复习一些“职业名词”和“物质名词”等。
2、多样的活动形式。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英语角。在英语角的醒目位置竖立“Welcome To Our English Corner”等标牌。 这样的布置立刻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说英语的氛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仿真的口语交际与应用环境。学生可以在英语角大声背诵课文中的小诗、绕口令、儿歌;唱一唱英文歌曲;根据老师确定的主题小组交谈或是进行辩论赛。英语角的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英语知识和技能,口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了。
(2)英语广播和墙报。英语广播可采取在各班征稿,专人负责编辑的形式,招聘英语口语好的学生播音,每周两次。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英语之风。英语墙报可以先分班进行,再分年级评比。这种活动形式可在各年级进行,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英语水平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收集并设计英语广告。老师事先收集各类食品或文体用品的英语广告,向学生展示这些广告,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语言的用语和句子特点。学生课后收集印象最深的英语广告,并将其制成英语卡片,或剪贴装订成图文相映的英语画册。师生定期举办英文广告集萃展。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对其进行文字和图像广告设计。
(4)网上英语阅读。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最大来源地,学生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网上英文材料正在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阅读必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如在某个重大事件发生时,可从网上下载一些该事件的英文介绍和评论文章,发给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采取英语朗诵、讲故事、唱歌、演讲、主题班会、展览和英语沙龙等形式,这些活动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英语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一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英语第二课堂是建立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上的,这种友好的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的表演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成功感,学生的自信心无形增强了。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有别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并参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二课堂活动需要学生的个体参与,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这些活动更多地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他们要主动向他人求教,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合作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英语第二课堂为学生的体验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策略得以调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第二课堂优化了英语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初中阶段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顺应现代化教育的有力措施。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第二课堂带给我的欣喜和快乐——因为我看到了很多热情洋溢的笑脸,听到了很多学生说:“我学英语,我快乐!
英语第二课堂就是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外英语活动。它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课堂英语教学有效的补充。它不受教学计划和教学提纲的限制,比起课堂教学,它的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多彩。并且,它还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
因此,在初中建立新课标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课堂教学的局限。
毋庸置疑,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优势。课堂教学中有讲有练,组织得好,也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中学每班学生的人数太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总是有限的,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发挥,长处得到发扬,而个别学生的困难也能得到解决。
2、学生的多样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常常存在于学生的年龄,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身的努力等等方面。这种差异在初中阶段尤其明显,并且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自信心的丧失。而在英语第二课堂,老师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活动来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成绩好的学生设计较难的内容以避免他们自满的心理。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学生只有胜利的体验是不足于引起他们的兴趣的。给学生不同的任务,这对他们更好地,更均衡地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第二课堂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
二、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就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演变成学习动力,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发挥。反之,学习就会变成学生的负担。英语第二课堂无疑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丰富多彩的内容。
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大致包括英语歌曲、诗歌、故事、谜语、英语原版读物,影片和戏剧,英语书法及表演等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水平进行适当的选择,比如,在初一年级可以进行英语书法比赛。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 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它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另外还可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影片,比如一些英文动画片——《猫和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人猿泰山》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还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我们教过学生们身体各部位英语名称之后,便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做Polly says,“Touch your nose,(mouth,head,ear,etc)”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单词。在学了Christmas Day后,可以给学生用英文讲述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故事,还可以播放圣诞歌曲,开展学生制作圣诞贺卡等活动。总复习时,可以借助于游戏形式复习一些反义词、同义词、同音词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猜职业”、“猜物”等游戏复习一些“职业名词”和“物质名词”等。
2、多样的活动形式。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英语角。在英语角的醒目位置竖立“Welcome To Our English Corner”等标牌。 这样的布置立刻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说英语的氛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仿真的口语交际与应用环境。学生可以在英语角大声背诵课文中的小诗、绕口令、儿歌;唱一唱英文歌曲;根据老师确定的主题小组交谈或是进行辩论赛。英语角的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英语知识和技能,口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了。
(2)英语广播和墙报。英语广播可采取在各班征稿,专人负责编辑的形式,招聘英语口语好的学生播音,每周两次。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英语之风。英语墙报可以先分班进行,再分年级评比。这种活动形式可在各年级进行,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英语水平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收集并设计英语广告。老师事先收集各类食品或文体用品的英语广告,向学生展示这些广告,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语言的用语和句子特点。学生课后收集印象最深的英语广告,并将其制成英语卡片,或剪贴装订成图文相映的英语画册。师生定期举办英文广告集萃展。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对其进行文字和图像广告设计。
(4)网上英语阅读。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最大来源地,学生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网上英文材料正在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阅读必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如在某个重大事件发生时,可从网上下载一些该事件的英文介绍和评论文章,发给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采取英语朗诵、讲故事、唱歌、演讲、主题班会、展览和英语沙龙等形式,这些活动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英语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一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英语第二课堂是建立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上的,这种友好的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的表演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成功感,学生的自信心无形增强了。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有别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并参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二课堂活动需要学生的个体参与,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这些活动更多地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他们要主动向他人求教,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合作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英语第二课堂为学生的体验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策略得以调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第二课堂优化了英语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初中阶段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顺应现代化教育的有力措施。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第二课堂带给我的欣喜和快乐——因为我看到了很多热情洋溢的笑脸,听到了很多学生说:“我学英语,我快乐!
- 【发布时间】2025/2/23 21:57:19
- 【点击频次】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