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解铃还须系铃人 唯有关爱是根本——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上网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 ;
【正文】农村文体设施缺乏,文化资源不足,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视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单一的文化媒介不能满足留守儿童强烈的探求心理,有些孩子就选择去网吧上网,加之乡镇、村庄的网络疏于管理,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沉迷其中。时间一久,有些孩子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滋生厌学情绪。
教育是爱的教育,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家长,“代沟”使得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需要、想法、困惑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默默地藏在心底,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形成了心理健康上的缺陷。
但是禁止不是好办法,引导才是关键。那么如何正确引导留守儿童上网呢?这是一个摆在教师、家长面前的难题。我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下面几个方法,也收到了一点点成效。
第一,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开展“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如举办“争做网络文明人”签名宣誓活动,举办“农村留守儿童上网利弊”辨论活动,“农村留守儿童文明上网”讨论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数字化、虚拟化网络中,在没人监督环境中能够慎独,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能力。网络对人类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想方设法消除负面影响,网络还可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第二,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网络意识。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处都可以看到网络的存在,网络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老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网络意识,正确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对网上的人际交往采取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网络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范围,开拓农村留守儿童视野,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在网络中及时地捕抓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建议他们把网络与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在网络时代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班主任还应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中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制力弱,培养了良好的网络意识后就能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了。
第三,正确对待网络问题,而且学校和家长不应阻止农村留守儿童上网,而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对那些依赖网络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放任自流,班主任和家长应鼓励其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创造机会,让网络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班主任更应加强学习,而且不时为农村留守儿童介绍一些绿色网站。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它方面知识也应渊博。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也应优先掌握,才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时常为农村留守儿童介绍教育类网站或经政府整治的一些不含不健康内容的网页或网站,这些网站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们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绿色网站上健康精彩内容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占领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前沿阵地。
第四,加强管理,严肃纪律。对违规进入乡村“网吧”,在网上有违法和不良行为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加强教育,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做好耐心细致的辅导教育工作,并组成同学互助组,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孩子不上学可以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认几个字就够了,现在的好多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受这种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农村的留守儿童(有的甚至是成绩好的学生)也走上辍学之路,据学校政教处对打工者子女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48%的学生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的科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不理想的成绩直接导致他们形成庞大的辍学大军。为改变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我在班里组建起互动课堂,把学生按成绩平均分成六个组,让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结成对子,相对而坐,给他们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学生张晓宁在日记中写道:“我原来成绩差,被别人看不起,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自从我班成立了互助小组,我的学习成绩在组长和其他组员的帮扶下,逐渐提高了。在这次月考中,我们小组总分第一,我还获得了一张奖状,爸爸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为我高兴,我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同时,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便让其他任课老师也对留守学生多一些关心和爱心,让其他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另外,也是为了必要时与他们的家长及时联系,解决留守学生的各方面的问题。
因为网络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将是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而未来是属于我们的青少年,作为农村留守儿童,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他们早一点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应该是一件好事,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不管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早晚都要接受网络的,绝不能把他们人为地隔绝在网络之外。而且现在的青少年正值反叛期,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反对,反而会让他们更热衷于偷偷地上网,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坚信,只要我们对留守学生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热心,留守儿童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一份力量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唯有极大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拉近他们与父母的距离,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有“家”的美好感受,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孤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乃是当务之急。
教育是爱的教育,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家长,“代沟”使得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需要、想法、困惑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默默地藏在心底,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形成了心理健康上的缺陷。
但是禁止不是好办法,引导才是关键。那么如何正确引导留守儿童上网呢?这是一个摆在教师、家长面前的难题。我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下面几个方法,也收到了一点点成效。
第一,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开展“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如举办“争做网络文明人”签名宣誓活动,举办“农村留守儿童上网利弊”辨论活动,“农村留守儿童文明上网”讨论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数字化、虚拟化网络中,在没人监督环境中能够慎独,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能力。网络对人类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想方设法消除负面影响,网络还可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第二,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网络意识。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处都可以看到网络的存在,网络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老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网络意识,正确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对网上的人际交往采取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网络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范围,开拓农村留守儿童视野,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在网络中及时地捕抓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建议他们把网络与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在网络时代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班主任还应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中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制力弱,培养了良好的网络意识后就能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了。
第三,正确对待网络问题,而且学校和家长不应阻止农村留守儿童上网,而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对那些依赖网络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放任自流,班主任和家长应鼓励其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创造机会,让网络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班主任更应加强学习,而且不时为农村留守儿童介绍一些绿色网站。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它方面知识也应渊博。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也应优先掌握,才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时常为农村留守儿童介绍教育类网站或经政府整治的一些不含不健康内容的网页或网站,这些网站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们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绿色网站上健康精彩内容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占领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前沿阵地。
第四,加强管理,严肃纪律。对违规进入乡村“网吧”,在网上有违法和不良行为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加强教育,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做好耐心细致的辅导教育工作,并组成同学互助组,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孩子不上学可以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认几个字就够了,现在的好多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受这种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农村的留守儿童(有的甚至是成绩好的学生)也走上辍学之路,据学校政教处对打工者子女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48%的学生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的科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不理想的成绩直接导致他们形成庞大的辍学大军。为改变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我在班里组建起互动课堂,把学生按成绩平均分成六个组,让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结成对子,相对而坐,给他们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学生张晓宁在日记中写道:“我原来成绩差,被别人看不起,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自从我班成立了互助小组,我的学习成绩在组长和其他组员的帮扶下,逐渐提高了。在这次月考中,我们小组总分第一,我还获得了一张奖状,爸爸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为我高兴,我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同时,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便让其他任课老师也对留守学生多一些关心和爱心,让其他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另外,也是为了必要时与他们的家长及时联系,解决留守学生的各方面的问题。
因为网络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将是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而未来是属于我们的青少年,作为农村留守儿童,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他们早一点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应该是一件好事,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不管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早晚都要接受网络的,绝不能把他们人为地隔绝在网络之外。而且现在的青少年正值反叛期,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反对,反而会让他们更热衷于偷偷地上网,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坚信,只要我们对留守学生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热心,留守儿童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一份力量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唯有极大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拉近他们与父母的距离,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有“家”的美好感受,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孤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乃是当务之急。
- 【发布时间】2025/2/23 21:53:42
- 【点击频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