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识字教学是小学生创新拓展的沃土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为落实这一要求,教材创设了帮助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不但增加了学习的情趣,也有利于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生;创新拓展;情境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复韵母“ang”时,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一个月的拼音,有了一定的经验。上课时,我拿出一本姓名为zhang ào qí的作业本请学生帮忙发本子,让学生根据姓名的音节拼一拼。学生很快发现第二个音节还不会拼,这时,我列举出了班里同学中有ang这个复韵母的名字,并且告诉他们:“这个韵母在我们班级里使用最多,你们想认识一下吗?”接着,我把ang写在黑板上,并板书了“张”(zhang)。学生显得有些激动,纷纷试读,他们根据口语的发音自己读准了ang。课后,我进行了抽测,发现一部分同学还认识了“张”这个字。以上情境的设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课上再现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细节:想认识同学的名字;想得到机会发作业本;想了解自己名字的音节。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
二、创设趣味情境 ,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形成课堂教和学的高潮。在教学b—a—ba时,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声韵母相拼,是个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难关,教学时,我准备了两个大小适当的纸盒,在第一个纸盒上的两个面上分别写上b和p,另一个纸盒的四面分别写上a的四声,教学时,先出示b,再出示a,两个纸盒相碰撞,表示声母b和韵母a相拼,得出ba。我设计的这个情境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十分认真地聆听着小纸盒碰撞时发出的声音,并争先恐后地要求拼读音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ba的拼读。至于剩下的音节也很快的能拼读出来了。这与教材中小猴相拼的图片相比,一年级儿童更喜爱后者。因为这个情境的创设让死的书本活了起来。也较好地实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创设智力情境,提高学生拼读的热情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小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智力题,我就顺应他们的这种爱好,根据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选择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激发学生拼读的热情,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比如:学完ɑo 、ou,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谜语:“一只瓜,会跳高,场上只许用脚踢,比赛不许用手拿,头部顶它不要紧”。谜面用拼音出示,背景是绿色的操场。这个谜语通过“高、脚、手、头、要”这些字的音节有效地复习了这堂课刚学习的ɑo、ou,又通过谜底“足球”(zú qiú)引出了韵母iu的学习,不露痕迹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拼音教学中的机械式操作,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拼音,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四、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六、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生;创新拓展;情境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复韵母“ang”时,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一个月的拼音,有了一定的经验。上课时,我拿出一本姓名为zhang ào qí的作业本请学生帮忙发本子,让学生根据姓名的音节拼一拼。学生很快发现第二个音节还不会拼,这时,我列举出了班里同学中有ang这个复韵母的名字,并且告诉他们:“这个韵母在我们班级里使用最多,你们想认识一下吗?”接着,我把ang写在黑板上,并板书了“张”(zhang)。学生显得有些激动,纷纷试读,他们根据口语的发音自己读准了ang。课后,我进行了抽测,发现一部分同学还认识了“张”这个字。以上情境的设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课上再现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细节:想认识同学的名字;想得到机会发作业本;想了解自己名字的音节。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
二、创设趣味情境 ,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形成课堂教和学的高潮。在教学b—a—ba时,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声韵母相拼,是个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难关,教学时,我准备了两个大小适当的纸盒,在第一个纸盒上的两个面上分别写上b和p,另一个纸盒的四面分别写上a的四声,教学时,先出示b,再出示a,两个纸盒相碰撞,表示声母b和韵母a相拼,得出ba。我设计的这个情境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十分认真地聆听着小纸盒碰撞时发出的声音,并争先恐后地要求拼读音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ba的拼读。至于剩下的音节也很快的能拼读出来了。这与教材中小猴相拼的图片相比,一年级儿童更喜爱后者。因为这个情境的创设让死的书本活了起来。也较好地实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创设智力情境,提高学生拼读的热情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小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智力题,我就顺应他们的这种爱好,根据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选择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激发学生拼读的热情,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比如:学完ɑo 、ou,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谜语:“一只瓜,会跳高,场上只许用脚踢,比赛不许用手拿,头部顶它不要紧”。谜面用拼音出示,背景是绿色的操场。这个谜语通过“高、脚、手、头、要”这些字的音节有效地复习了这堂课刚学习的ɑo、ou,又通过谜底“足球”(zú qiú)引出了韵母iu的学习,不露痕迹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拼音教学中的机械式操作,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拼音,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四、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六、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
- 【发布时间】2025/2/23 21:45:38
- 【点击频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