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和学生争当劳动之星
【关键词】 ;
【正文】 最近几天,我发现我班的卫生区打扫得特别慢,常常是晨会结束了,卫生班长才领着几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学校重新分配了卫生区,我班打扫的范围有所增加,而值日的人太少,每天只有两个卫生班长叫着几个同学干,其他值日生要么迟到,要么干脆不去,所以得很长时间才能干完。
是什么原因使大部分同学不参加值日呢,针对这一现象,我召开了一次主题队会,调查原因。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同学不值日不是因为他们懒惰,而是由两位卫生班长的勤快所致!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两个卫生班长几乎把卫生区所有的活全包了。她们来得相当早,当值日生来时,卫生区早就打扫干净了,即使有时候没干完,她俩也怕同学捣乱影响效率,就把值日生赶走了。久而久之,有不少同学连我班的卫生区是哪一块,应该什么时间打扫都不知道,甚至有的同学还以为自己根本不用打扫卫生区。
原来如此,我不仅为两个卫生班长的兢业精神深深感动,同时也为自己的疏忽而愧疚,我首先向两个班长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和歉意,然后对同学们进行了一番教育,跟他们讲了现在卫生区之大,卫生班长打扫之艰难,谈了每个人应该为班级尽的义务,要求学生在自己值日时早来学校清扫卫生,为班级服务。
队会之后,部分同学劳动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值日状况有所好转,但仍不理想。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换一种教育方式,不再对学生进行空泛的说教,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激励牌,在上面写了“争当劳动之星”的大标题,下面打了46个格(我班有45名学生),在班中提出开展“争当劳动之星”签名活动。规则是:认为自己能做到按时值日的同学在牌子空格处签上名字,认为自己一时还做不到的同学先不签名,等认为自己能做到了后再签。签上名字的同学,在以后值日时,如果值得及时认真,由卫生班长发给一颗星星贴在名字后面,得五颗星便可以发一张“劳动明星”的喜报。这时,有同学问,“万一签名以后迟到了或因各种原因没值日怎么办?”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最后决定,请该同学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一下迟到或不值日的原因,读给大家听,理由充分者可以原谅,理由不充分者第二天值日时补上。这时,一些学生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开始签名,但也有几个学生犹豫不决,看到这里,我拿起笔在激励牌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似乎愣住了,我解释说:“老师也是我们这个集体的一员,也想参与到大家的竞争中,我想成为大家的榜样,希望每天早晨能和同学们一起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掌声,同学们用赞许和钦佩的目光望着我,那几个没签名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跑上来把名签了,掌声更热烈了……
开展“争当劳动之星”活动以后,我坚持每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清扫卫生区。因为有我的参与,绝大部分学生来得十分及时,干得特别带劲。激励牌上的星星越来越多,而每次卫生班长要把劳动之星奖给我时,我总会找出一个表现最棒的学生,将星星送给他(她),作为鼓励,这更激发了同学们劳动的热情。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因各种原因而写说明书,我也碰上了这件尴尬事。
一天早晨,因为公交车误点,我迟到了十分钟,没赶上值日,回到教室一看,“写说明书”栏里赫然写着“代老师”三个大字,虽然当时我没说什么,但心里“噔”的一下,回到办公室,冷静下来一想,学生能以正当的方式批评老师,这本身无可指责。他们虽然是受教育者,但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也有批评老师的权利和自由。一个好老师,凡是倡导学生做的事,自己就应该带头实行;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自己也应该尽量避免,做到时时处处“不违其言”。这不正是“身教”的魅力吗?
想到这些,我当即便写好了一份五百多字的说明书,不仅检讨了自己打扫卫生迟到的错误,而且真实客观地剖析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表示欢迎同学们的批评。当天的班会上,我在全班宣读了这份说明书,并把它贴在了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学生们看到我的说明书语词诚恳,书写工整,都很感动,很受教育和启迪。从那以后,他们对我更尊重,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就这样,我班的卫生区清扫得有声有色,干净迅速,被评为“劳动之星”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我班几次被学校授予“卫生示范班”的光荣称号。一次颁发喜报时,卫生班长提出,因为老师工作繁忙,可以不用每天都去值日了,他们自己完全有能力将卫生区干好,全班同学无不响应,纷纷向我表决心,让我放心,我知道,我的最终目的达到了……
思考: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青少年学生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举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教育,有时无须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只须默默地躬行自明、身体力行。
是什么原因使大部分同学不参加值日呢,针对这一现象,我召开了一次主题队会,调查原因。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同学不值日不是因为他们懒惰,而是由两位卫生班长的勤快所致!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两个卫生班长几乎把卫生区所有的活全包了。她们来得相当早,当值日生来时,卫生区早就打扫干净了,即使有时候没干完,她俩也怕同学捣乱影响效率,就把值日生赶走了。久而久之,有不少同学连我班的卫生区是哪一块,应该什么时间打扫都不知道,甚至有的同学还以为自己根本不用打扫卫生区。
原来如此,我不仅为两个卫生班长的兢业精神深深感动,同时也为自己的疏忽而愧疚,我首先向两个班长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和歉意,然后对同学们进行了一番教育,跟他们讲了现在卫生区之大,卫生班长打扫之艰难,谈了每个人应该为班级尽的义务,要求学生在自己值日时早来学校清扫卫生,为班级服务。
队会之后,部分同学劳动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值日状况有所好转,但仍不理想。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换一种教育方式,不再对学生进行空泛的说教,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激励牌,在上面写了“争当劳动之星”的大标题,下面打了46个格(我班有45名学生),在班中提出开展“争当劳动之星”签名活动。规则是:认为自己能做到按时值日的同学在牌子空格处签上名字,认为自己一时还做不到的同学先不签名,等认为自己能做到了后再签。签上名字的同学,在以后值日时,如果值得及时认真,由卫生班长发给一颗星星贴在名字后面,得五颗星便可以发一张“劳动明星”的喜报。这时,有同学问,“万一签名以后迟到了或因各种原因没值日怎么办?”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最后决定,请该同学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一下迟到或不值日的原因,读给大家听,理由充分者可以原谅,理由不充分者第二天值日时补上。这时,一些学生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开始签名,但也有几个学生犹豫不决,看到这里,我拿起笔在激励牌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似乎愣住了,我解释说:“老师也是我们这个集体的一员,也想参与到大家的竞争中,我想成为大家的榜样,希望每天早晨能和同学们一起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掌声,同学们用赞许和钦佩的目光望着我,那几个没签名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跑上来把名签了,掌声更热烈了……
开展“争当劳动之星”活动以后,我坚持每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清扫卫生区。因为有我的参与,绝大部分学生来得十分及时,干得特别带劲。激励牌上的星星越来越多,而每次卫生班长要把劳动之星奖给我时,我总会找出一个表现最棒的学生,将星星送给他(她),作为鼓励,这更激发了同学们劳动的热情。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因各种原因而写说明书,我也碰上了这件尴尬事。
一天早晨,因为公交车误点,我迟到了十分钟,没赶上值日,回到教室一看,“写说明书”栏里赫然写着“代老师”三个大字,虽然当时我没说什么,但心里“噔”的一下,回到办公室,冷静下来一想,学生能以正当的方式批评老师,这本身无可指责。他们虽然是受教育者,但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也有批评老师的权利和自由。一个好老师,凡是倡导学生做的事,自己就应该带头实行;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自己也应该尽量避免,做到时时处处“不违其言”。这不正是“身教”的魅力吗?
想到这些,我当即便写好了一份五百多字的说明书,不仅检讨了自己打扫卫生迟到的错误,而且真实客观地剖析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表示欢迎同学们的批评。当天的班会上,我在全班宣读了这份说明书,并把它贴在了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学生们看到我的说明书语词诚恳,书写工整,都很感动,很受教育和启迪。从那以后,他们对我更尊重,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就这样,我班的卫生区清扫得有声有色,干净迅速,被评为“劳动之星”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我班几次被学校授予“卫生示范班”的光荣称号。一次颁发喜报时,卫生班长提出,因为老师工作繁忙,可以不用每天都去值日了,他们自己完全有能力将卫生区干好,全班同学无不响应,纷纷向我表决心,让我放心,我知道,我的最终目的达到了……
思考: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青少年学生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举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教育,有时无须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只须默默地躬行自明、身体力行。
- 【发布时间】2024/11/26 15:35:32
- 【点击频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