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作者】 陈兰贞

【机构】 鄌郚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为基础学科的思想品德课,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在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让学生感兴趣。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启发式提问,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提问的巧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智力都具有积极作用。提问的方式要围绕材料的中心、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例如,我在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经阶段”时,首先提问:“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学生会回答:“看这种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然后再提问:“如果适应或不适应会有什么结果?”引导学生回答“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再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生产关系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我国现在的发展成就谈这一现象,我们都能清楚地知道我国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由此,学生会回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经阶段。这样由浅入深,由旧知识到新知识,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把新旧知识内在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而且过渡自然,巧妙得体,教学效果甚佳。
  二、图表法讲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图表具有直观、简明、清晰之特点,用它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理论加以形象化、条理化。一般情况下,导人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练习和旧课复习等各个环节都可利用图表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授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时,用图表总结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很容易就掌握了本节内容。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图表作为启发手段,不仅直观形象、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剂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三、构建活动课,让思想品德理论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在思想品德课上构建活动课,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讨论课,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教材改革增设了活动课的分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我通常的做法是开展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中心,在民主氛围中大家敞开心扉,共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引导。这样,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我在教授“创建美好文化环境”活动课时,针对学生“上网热”的现状让他们讨论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学生非常活跃,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我点拨一下。这样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让他们整理自己的观点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再进行评选,给予表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辩论会”,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思想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若从正面讲解,学生有时难以接受,但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辩论让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因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解“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时,采用了辩论的授课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思想品德理论的传授。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思想品德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思想品德课自然受欢迎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知识点时,播放电视记录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再让学生聆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最后再结合画面的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五、让音乐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活泼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思想品德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实践证明,大胆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 【发布时间】2024/11/26 15:32:38
  • 【点击频次】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