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使书法教学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

 

【作者】 曹 轲 仲金辉

【机构】 张庄乡中心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书法教育日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重视。但是,许多中小学的书法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并不浓厚。中小学书法课能否开展起来,乃至坚持下去,关键在于书法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否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书法教学   中小学课堂    现状与对策
        一、当前书法教育的现状
  书法教育在今天所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容乐观。虽然教育部、省教委、市教委都有相关措施,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现状仍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书法课专业教师少,书法教材严重缺乏
  在许多中小学学校,书法老师都是由语文老师,美术老师兼任,在这些教师中,书法水平良莠不齐,自然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书法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书法师资力量不足,有些学校已经到了无人能教书法的地步;在高等学校,书法专业相对冷门,很多师范学院都没有开设书法专业课程;很多年轻教师写不好三笔字,在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投影仪,不用板书,他们对书法教育认识不深入,授课时写字不规范,甚至经常写错别字,这样势必使学生对书法学习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做作业潦潦草草,错别字连篇,这对书法教育的断层造成直接的负面作用。
  与现有专业师资不给力而出现的尴尬局面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配套书法教材的严重缺乏。目前,很难找到一本权威中小学书法课教材,对怎么开好书法课与书法课程怎么设置才合理的研究也没有真正展开。
  2、缺少监督评价机制
  近年来,全国各地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响,但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在当前“一起向分数看齐”的情况下,多数学校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文化课上。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文化成绩,不惜压缩体育、美术、音乐课的课时,而增加语文、数学、英语课时。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哪位校长也不舍得把学生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非考试科目。可以说,只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查的不严,他们就把这些课程分给文化课老师。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甚至认为,语文老师教授写字即是教书法,有许多学校安排一些不懂书法的老师来担任书法课程。对于基层教师不重视书法教学,接受教育的学生也不重视书法的学习的现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花大力气进行纠正;对于不按规定开设书法课的学校也没有给予相应的批评或处罚,听之任之,致使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的正常开展步履维艰,效果不理想。总之,书法教育要真正走进中小学,光靠一纸空文和一张课程表是不能做到的。
  3、重视程度不够,解决问题动力不足 
  ①家庭与社会缺乏重视。目前,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家庭、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年轻一代却对书法这门艺术逐步淡化,普遍写不好字,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在家里,部分家长只需要孩子正确、快速地完成作业任务,不管孩子字写得好不好。而当今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孩子写不好字。
  ②电子产品普及书写能力退化。电脑的普及,使人们忽略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有的家长和孩子错误的认为,练得字多不如打得字熟,写得字好不如打得字快,甚至认为现在有了电脑这种便捷的工具已经不需要练习写字了,只要会写就行,写的好坏并不重要,导致学生写不好字。
  ③语言教育外语热、汉语冷,现行教育体制对书法存在歧视。目前,外语教育的要求明确、体系完整,而汉语言教育与之差距甚大。
  ④学生学习任务中,作业量大,加上目前的辅导班热,迫使学生有时写字不得不“草上飞”。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任课老师的合理作业布置与学生写不好字有一定关系。有的老师平时往往不顾及学生当天是否能完成作业量,大量布置作业,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只要勤写、多练,必定有进步,尤其是晚上及临近期末考试这段时间的作业量更多。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上,忽视了与考试不挂钩的书写能力。
  二、落实书法教育的策略  
  书法教育在当今中国存在的种种令人感到忧心的现象,怎样才能使中国书法发扬光大?怎样才能使书法教育真正全面走进中小学?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各界对书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努力继承和发扬的。书法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全面提升其素质,为传统文化文脉的传承奠定基础。
        2、国家建立健全完善的培养机制,大中专院校注重书法人才的培养。当今,我国存在着书法人才的缺失,这对书法艺术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加快书法人才的培养,增加大中专院校书法专业人才的招生数量,尽快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书法教师。
        3、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书法教育的领导,完善书法教材、研究可行的教学方法,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
  4、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监督、评估体系和机制来督促学校认真对待、有效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其次,更好完善特长生中考加分政策,以此种形式推动重视书法学习、教育。可采用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加分的办法给书法特长生加分。
  5、各级各类领导要适应形势,改变观念。现在有很多中小学开设了书法课,但却仅仅局限于形式,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书法课无法取得正规课程的待遇,也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书法进课堂会占用学生一定的时间,因为不是中高考考试科目,难免像一些副科一样动辄被主科占用,书法课沦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懂书法的教师一般都是教学的骨干,学校也不会安排去上书法课,只是安排一些副科的老师去代替。学校领导认为搞好书法教育也得不到什么实在的政绩,所以,只是应付式地对待书法课;书法老师上好书法课,也得不到多少奖励,所以,也不会全力以赴地上好书法课。基于以上的现象,政府应当加快素教育的进程,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给广大学生一个学习书法艺术的良好空间。
  总之,书法教育进课堂,规范学生的写字习惯,让其又快又好地书写,会使其终身受益。可以说,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增设书法课,既能培养学生对书法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的写字习惯,能磨练孩子的性情,陶冶情操。
  • 【发布时间】2024/11/26 15:30:47
  • 【点击频次】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