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 石远丽

【机构】 神木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各班级只有和睦温馨,学校工作才能朝着稳定、文明、进步的方面发展。一直以来,班主任工作都是千头万绪,纷繁芜杂的。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这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同时也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总体和发展的全局。怎样才能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呢?我个人以为:一个和谐的班级应该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下面,我就谈谈高中班级管理的一些方法与策略,与同仁共勉!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育专家常说“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教师只有用爱去呼唤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与自己完完全全平等的人来与之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作用外,还得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好班级,少犯一点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平时,教师要思想端正,生活习惯良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如果每个班主任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班级要想有凝聚力,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掌握班级现状,摸清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思想动态,使不良迹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进而让班级向着和谐,向上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掌握班级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办法,(1)找个别学生谈心,与班干部交流。(2)通过作文形式反馈班级现状,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班集体就越热爱越关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主人翁作用呢?我的做法是: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这样班主任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
  一个优秀的班级与优良的班风密不可分,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起着不可低量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因而班干部应由那些品学兼优且有一定感召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对班干部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学生中的表率,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给与指导和帮助,随时倾听和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协助作用。
  五、发扬协作精神,配合任课教师工作。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个整体。它离不开全体任课教师的努力。因此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整体优化,必须依靠各科老师的通力合作。作为班主任,做好配合、协调工作是很重要的。对各科老师的工作我会全力支持。经常了解各科学习情况,配合老师找学生做工作;对于偏科的学生我劝他们去找老师补课,并要求各科任老师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指导;我自己的课尽量在课上完成,不占用自习时间,少留课外作业,保证其他科目作业的完成;及时与各科老师联系,以便配合工作。各位老师的通力合作,是我做好班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
  六、努力搭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
  对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是处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接受的教育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多数家长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孩子总是听你们老师的,我们说的他不听”。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长,听家长教育的时间多,接受教育的方式较单一、重复;二是家庭是小集体,班级是大集体,在家里受一点批评不会丢多大的脸面,然而在班上那就大不一样了。因此学生往往不是什么怕老师,而是在维护他们的荣誉,顾及他们的面子;三是老师的教育常常要比家长得法,方式比家长适当。因此,班主任应多与家长联系,力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有时还可以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灵魂”塑造“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我将不断地锤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 【发布时间】2024/11/26 15:07:50
  • 【点击频次】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