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

 

【作者】 赵盛梅 赵盛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针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农村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农村老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根本谈不上科学育人观念,即使是年轻人的父母,大多也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又要去担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信息,去观察指导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方法等,天长日久,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卫生习惯较差,因此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一、养成教育要从早从小抓起,抓住关键期,加强启蒙教育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学校必须加强一年级的师资配备,选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骨干教师担任一年级教学,坚决不能让习惯培养输在起跑线上;必须从学生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抓起,进行系统规范,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同时需要从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坐、立、走、跑、说…..校内、校外尊敬长辈,团结同学、保持清洁……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 、用“镜子”育人
  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校大队部举行“‘镜子’育人行动”启动仪式后,学校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各中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分别以《“镜子”知多少》、《身边的“镜子”》、《找“镜子”,照“镜子”》等为主题开展活动,同学们知道了镜子的种类及用途,懂得了用过去的事可以做“镜子”,以人为榜样也可以做“镜子”,用历史和人做“镜子”就是对比、对照;各中队的队员们自愿组成合作小组寻访“镜子”,畅谈了生活中的镜子:英雄人物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雷锋、赖宁等众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科学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钱学森、 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的事迹在鼓励着她们。在队会中,坚持树立本校的学生做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王国庆、卢佳旭等10名同学是本校涌现出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他们时时以人为“镜”,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被学校评选为“十佳‘镜子’少年”,在他们带动下,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学榜样、赶先进的浪潮。  
  三、注重多方面习惯的培养,让养成教育规范化、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人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把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告诉学生。常规中要向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如从学生一天的生活开始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入校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环保卫生礼仪、集会礼仪、赛场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网络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针对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有计划地利用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学校组织开展了“好习惯伴我终生成长” 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几周下来,全校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争做“小标兵”,共同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
  学校还大力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系列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把感恩的实际行动体现在对老师的尊重上、体现在对父母的理解和关心上、体现在对他人的友善和帮助上。如:在家里做“小帮手”,体验家长的艰辛,努力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小公民”,体验公民的责任,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在学校开展比学赶帮做“好学生”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勤奋学习,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 
  每学年,学校都要组织为残疾、贫困同学捐款活动,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下,同学们将感恩的激情投入到对残疾、贫困同学的帮助之中,全体同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贫困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学校还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主题教育。如:举办“法制教育”、“心理健康”、“交通安全”等讲座,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国防教育”影片丰富师生的国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
  五、树立榜样,启发自觉,要有评价激励措施
  学生的习惯是在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树立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榜样,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是有益处的。要想让这些孩子养成真正的好习惯,必须经历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每发现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和恒心,让他们慢慢养成好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典型,把优秀学生作为典范在班上、全校宣传,这样的典型生动具体、实在,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如在扫墓、体操比赛、校园歌曲大赛、文娱汇演、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各种十分有意义的活动中,老师可结合学生参与的活动,及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公物,相互关心、团结合作、助人为乐、为集体争光等方面的教育,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在班上、在全校公布表扬。通过及时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喜人景象,这种教育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 【发布时间】2024/10/28 10:40:52
  • 【点击频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