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略谈体育课的兴趣培养

 

【作者】 廖远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就难以提高。而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能否调动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直接关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体育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课;兴趣;培养;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又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体育除了做好准备活动、实现生理准备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启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障。
  一、影响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
  1、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与其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关。针对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形式不仅是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广度上、而且还在于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上,即对技术掌握的水平越高,越能体验出某个技术动作的妙趣来,越能强化兴趣的持久。学生掌握技术越好,水平越高,越能体验出该技术的乐趣与魅力,从而对该项技术产生兴趣。
  2、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男女学生的体育兴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不断变化,具有强大的选择性。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男女生心理与生理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初中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能表现机智、灵活和敏捷的运动项目;女生则更喜欢动作强度不太大、姿态优美、节奏韵律感强,能表现灵活、机敏的运动项目。高中男生多喜欢竞赛性活动,但不及初中学生狂热;女生喜欢动作优美,轻快、动作负荷不太大的项目。有的高中女生由于爱美而又存在不正确的审美观念,或因为害怕、害羞、做动作放不开。而有的高中女生,怕晒太阳、怕出汗、怕弄脏衣服、怕苦、不愿上体育课。
  3、受学校传统项目和体育成绩的影响
  体育课对于学校大多数学生来说,现行体育课程教材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也显单调、老化,使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来学去都是“炒冷饭”和“老一套”,缺乏新意.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活动中,学生想学的学不到、学不会,不想学的逼着看、学不好,对体育课感到索然无味和失望。
  4、家庭因素
  有的家长对体育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认为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有的家长认为参加体育课锻炼要花时间,影响学习,不愿让孩子参加日常体育锻炼。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感到困难较大,尽管还很努力,也很难跟上教学要求,得不到好的成绩,从而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害怕或逃避体育课,也就谈不上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又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家长的强压和这样的思想认识的影响下,就难以对体育课产生较大的兴趣。因此,课堂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质量和课堂气氛得不到提高。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提高教师素质与修养,熏陶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去教学。在教学中以熟练、优美的示范动作,生动有趣的讲解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同时,体育教师的衣着打扮、精神面貌,形象表情也能给学生增添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向往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愉悦,并在愉悦中接受学习。
  2、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体育教学中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美感,拓宽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创造和感受美的能力。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把课前场地布置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他们的课前往往要花很大精力认真设计和安排,使运动场井然有序,鲜艳夺目,器械布置爽心悦目,有条不紊,让学生到体育场就被刺激物的新颖性和对比性所吸引。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变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运用角色任务法来培养兴趣。体育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多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群体活动的环境,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其次,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研究证明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其体育特长只是适度相关,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开放体育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最后,运用榜样激励性来培养兴趣。榜样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同样能够激发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因此,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
  • 【发布时间】2024/10/28 10:30:54
  • 【点击频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