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 邢建强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国内学者姚利民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就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吃透”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的首要前提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如沙上建楼阁。
  我在教学新课文之前,先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这样在课堂上,就会有的放矢,教学也自然而然地会有效果。
  二、给学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借箭要用草船?用草船向谁去借箭?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归宿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这样学生的智力就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如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小池》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读,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仅会有效,而且会一步步地变得高效。
  四、走向“动态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声音洪亮、信心十足,而学生学习往往是静态的,学生学习行为是谨小慎微的、有的是担惊受怕的。如果学生随意提问题或质疑,就被视为干扰教师讲课;如果学生随意行动,就视为违反课堂纪律。久而久之,学生在无奈之下就变得“规矩”了,于是,他们的学习热情被漠视、他们的学习思维被禁锢、学习潜能被忽视,把学生最宝贵的东西给埋没了。我们教师应大胆挑战自我,鼓励学生告别“静态学习”方式,走向“动态学习”方式。从学习角色上,还学生学习的权利,做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服务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鼓励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对话。采用“坐立自如”“大胆交流”策略,实现真实、有效的课堂学习环境。只有做到“动态学习”,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根于教材,选择合适的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一步步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 【发布时间】2024/10/3 21:41:27
  • 【点击频次】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