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 吴云林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课堂教学中,一位位数学老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着数学,希望学生将更多的目光吸引在数学上来,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著名数学家杨乐认为,这其中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齐整,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考试模式的影响,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要考,考试指挥棒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这几年,我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但也有人担心,为竞赛而刻意进行的强化训练,实际上和让孩子喜爱并且研究数学背道而驰。
  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都希望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全新的课堂教学。为了结合实际,找出问题,确定今后的课堂教学方向,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从数学课堂中存在的现象入手,提出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一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再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工作重点从和谐师生关系、转变备课着力点、主动驾驭教材、设计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活动和调节课堂教学的板块阐述了进行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最后对研究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说明。 
  一、提出问题
  问题一:经常会听到有教师这样抱怨:“同样的内容,我一模一样地讲了三遍,学生仍然听不懂。这些学生真笨!” 
  问题二:偶尔我们会听到学生们在私底下议论:老师整堂课都在讲解,有些题我们不没有消化,就接着讲解下一题,怎么会考出好成绩。
  分析:这里有一个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既然第一遍讲解学生没有听懂,就说明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或设置的教学坡度不切合学生实际,以致学生不能接受。教师再一次讲解时就应当调整教学,如果仍然按照第一遍的教法重复一遍,非但不可能达成教学效果,反而浪费时间。也就是说重复第一遍教学的做法是无效的,教育质量是低下的。而这种不反思教学、只埋怨学生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可能有时候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你把长长的题目念完了,而有些学生还没通第一句话。而你在那里一直讲,能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呢?没有。这样做只能使一些本来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放弃它。从这个问题也课反映出目前还存在着“灌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认识上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不够透彻,致使课程改革出现了某些偏差,如:课堂上一味地培养学习兴趣,一味地尊重学生,甚至出现数学课无数学味的怪现象,结果学生该获得的数学基本素养没获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双基”非常扎实,但教学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因此,新课程是一次“改革”,而不是一次“革命”。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入研究课堂,深入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层次进学针对性的教学
  第一层次: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第二层次: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第三层次: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第四层次: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主要在于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第一层次转化。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对于最低层次的学生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高一层次转化。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三、提高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1、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打破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积极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使学生感到我们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一旦课堂上有了和谐的氛围,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中进行和完成。
  2.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为有效教学提供着力点。 
        3.主动驾驭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4、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手、眼、脑能力为主的教学活动。 
  5、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思路。 
   准备: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 
  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让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摄取已有经验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思考和实际操作,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疑难。 
  反馈: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一节课里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是用什么方式活动的,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条件等。这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认识、控制、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和针对性的教育以及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充分运用,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24/10/3 21:36:44
  • 【点击频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