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作者】 王龙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元化体现于评价因素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影响和表述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坚持多因素、多指标的全面评价,避免个别少数因素的片面评价。评价主体不仅是教师,更多是学生,要坚持以学生小组评议和学生个人自评相结合。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途径的多元化,单纯的定量测量、测验是不够的,要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描述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心理测量和外显行为的考查相结合,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特校 数学 课堂教学 多元化评价
  评价多元化体现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维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更有助于促进聋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促进聋生数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到了“平等中的首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在精神上、人格上是平等的。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实现的价值就是:使聋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学会欣赏别人,获得全面发展。
        1.注重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评价应注重发挥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因为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大部分聋生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都较低。实践中首先让聋生正确地认识和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强调学生的自评作用,指导聋生通过自定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成度,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者给聋生设计一个自我评价学习质量的评价表:
 滨海特校聋部数学学习质量评价表
   姓名     月       日










 

        说明:“☆☆☆”表示能;“☆”表示基本能;“△”表示不能。
        课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要求每个学生对照评价表逐项进行自评,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进行回顾、反省……课堂上我愿不愿意发言?我在小组合作中是否愿意与伙伴合作?作业是否独立完成?有个学生通过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一番反思,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能做到基本发言,但是还不主动,给自己的评价结果是“☆”。这个过程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又把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鼓励互相评价
        同伴间的自由交流、相互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机制,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获取关于自己学习发展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在学习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时,一组同学是用四条边的边长相加得出的结果,汇报完他们的计算方法后,让其他组的同学对这个方法进行讨论评价。有的学生说:“他们的方法不简便,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可以用长乘以2加上宽乘以2求出来的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启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通过对学具的进一步探究,研究出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与宽的和的2倍。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会了学习和借鉴。同时定期进行数学学习质量的评定,利用评价表进行互评。学生都能叫公正客观的对自己和伙伴给与恰当的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在相互沟通和协商中,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 
        二、评价标准多维化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从多角度评价他们,聋生的潜能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进行课内知识的单维评价,还应该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程度以及学习进步程度等等的评价。
        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的单元考查时,先确定评分的方法,成绩分为三等:优、良、需努力。分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分。每个同学自己抽出一组考察题目,按规定的时间答题,其他同学给他评定,对的记☆,错的记△。第一个考查内容的三组题目是评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能方面的知识。第二个考察内容是创新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要求把不同的拼法都记下来。第三个考查内容是动手围一围,给同学们一根36厘米的铁丝,要求围成一个正方形,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肯定,特别是对把铁丝进行了两次对折围成正方形的这种方法进行表扬鼓励。这一考查内容把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高低作为评分标准,请小组长检查每个同学围的情况,决定得“优”、“良”、还是“需努力”。评价标准中没有“不及格”者一项,这样的考查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不觉得紧张。聋孩子是那样的兴奋,那样的投入,在考察过程中再次体验获得新知、克服困难以及成功的欢乐。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在考查中得到了展示与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学生,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传统的那种完全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聋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个聋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数学教学中,以往每节课都是用同一个目标去要求全班的每一个学生,结果使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评价目标的不同层次:学困生达到的目标、中等生达到的目标和优等生达到的目标。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聋生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达到了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的重心逐渐转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课堂教学中,不简单地从聋生的答案本身去评价,而是给他们一个思维放飞舞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促使他们关注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1.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2.采取延缓评价的方式
        3.正确处理和公布分数
        评价最重要的功能是激励功能。对于聋生来说,他们每一次所经历的评价,都应是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时机。因此在评价中精心呵护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聋生的点滴进步。一个独特的解题思路、一次精彩的回答、一份与众不同的作业,都凝聚着学生的聪颖和智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不受时空的限制,不拘泥于形式。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留言、一份作业评语,都可以作为我们评价学生的形式和工具。
        总之,课堂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都能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在课堂中展开无拘无束的交流与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
  • 【发布时间】2024/6/28 15:54:53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