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谈语文“双轨”教学背景下如何开展“绿色读书”活动

 

【作者】 姚雪红 王秀云

【机构】 龙口市新港路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语文“双轨”教学的大背景下,龙口市教研室于5月召开了关于营建“书香校园”活动的会议,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对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我也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课内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基。同时,“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中的大量读写,也是语文“双轨”教学的有效延伸。
  其次,“书香校园”的活动的开展,应以“读”为主,以“读”促“写”,以“讲”促“读”。
  1、要解决好“读”什么的问题。
  记得08年刚接手新初一的时候我做过一个学生阅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却让人吃惊:大部分学生阅读过的名著不超过五本,家中有收藏名著的寥寥可数,有的学生竟把漫画书当成了名著—— 当时我就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读”的少的问题。
  (1)让课内阅读为学生的大量读写引好路。
  从初一开始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的中的“四环节”读书指导法。
  一背,在学习经典名篇或遇到好的段落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背过,教材中未作要求背诵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冰心的《谈生命》、培根的《谈读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都应要求学生全篇背过。
  二荐,推荐的目的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好路。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一下《伴你学习新课程》中的相关阅读篇目,最重要的是用好《阅读》课本这个利器。
  以学习第一册课本为例,学习第一单元与生命话题有关的文章,可以推荐学生读《阅读》课本第五单元“奏出生命的最强音”,学习第二单元的与亲情有关的文章,可以推荐学生读《阅读》课本的七、八、九三个单元的文章,这三个单元围绕的话题分别是“感受母亲的爱”、“认识父亲”、“我爱我家”。课内推荐读的文章一般上课要读完,这里的阅读可以替代课堂练习。
  三抄,从初一年级开始要指导好学生平时的积累摘抄,课堂上推荐背的课文和阅读的文章可作为拓展作业课后积累下来,摘抄的同时可以写写评论和赏析。一学期下来,厚厚的一本拓展作业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
  四仿,读与写从来是不分家的,这里的仿写要有针对性,例如学习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读《星星变奏曲》,然后试着仿写一首诗或几句话。仿写是对“读”的成果的巩固。
  (2)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
  一是杂志和期刊类:低年级可订阅《课堂内外》、《少年科普世界》、《智慧少年》等;高年级可订阅《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情感读本》、《中学生阅读》、《作文与考试》等。 
  二是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除课内推荐的名著外,低年级学生可推荐阅读曹文轩系列作品如《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等,散文的阅读则应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可推荐阅读张晓风、刘墉、龙应台、余秋雨、席慕容等这些作家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作品。 
  2、要解决好怎么读的问题。
  首先是我们学校在校本课程中设立了阅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又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在这一节课当中,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阅读课当中,学生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平均每个学期不少于五本。
  其次是把“读”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说”促“读”。
  可结合学生阅读水平开展系列活动:初一年级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初二年级可开展辩论赛,读书报告会等;初三初四年级可开展演讲比赛、诗词鉴赏会等。
  记得学完第五册的课文《谈读书》后,我和学生一起开了一个《我与书》的读书报告会,师生课上共同交流,课内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延伸,我们交流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体验以及自己的读书观念,在交流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和提高。这次读书报告会收到了很好的成果:我的作品发表到了报纸上,而学生在不久后的市教研室阶段测试中(测试的作文正是谈“读书”)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最后可以把读与演相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快乐阅读的成果。
  在阅读后,用编排小品、课本剧的方法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介绍给大家,这种阅读实践既形象,又使读书的氛围轰轰烈烈。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小说的阅读,用这种形式,能浓厚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大量读写的同时也要成为一名实践者,这样才能以学生能够一起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 【发布时间】2024/5/29 12:14:55
  • 【点击频次】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