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学会学习 从自学抓起——解析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下学困生辅导
【关键词】 ;
【正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位学生。是洋思中学的首要教学原则,也是洋思中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最显著的特点。
的确,洋思中学,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进洋思就变好了。
笔者对洋思中学从自学抓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没有“差生”颇感兴趣,试对洋思中心教学模式做以解析。
一、后进生成因
后进生不是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这就是洋思中心的教育理念。要实现这个教育理念,必须有相应的措施,“适当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好”,这是洋思中学紧接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教学理念后面的第二个层次的研究课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好呢?蔡林森校长从自己的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悟出,尽量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练习。蔡校长曾指出:“学习是关于掌握知识的实践,所以学习应当由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他还说,“打仗是由连队战士打的,指挥员是用智慧去指挥打仗,教师要和指挥员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去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包办学生的学习。”他强调指出:理解游泳知识与游到河对岸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课堂上学生听懂和正确熟练的应用有本质区别。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降低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使学生达到会作和熟练,要尽量让学生当堂训练,在课堂上把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三、以“生”定教策略
以生定教策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这需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已经学会的就少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在此基础上,研究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进行的。
四、以教定考,打好基础激发兴趣
教什么,考什么。考试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学起来格外认真,并且格外有信心,所以学生会取得很好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会随着产生信心和兴趣,进而有力的促进内因的变化,使学生变得好学上进并且形成种种好的学习习惯。
考察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先是目标明确和格外认真学习,接着是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进而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习信心和兴趣又推动新一轮的学习,整个学习是一种良性循环。
五、当堂学,当堂练,课堂教学任务当堂完成。
课堂教学首先要做到:不准超纲,超教材,不准增加教学内容,不准增加教学难度,同时不准降低教学要求,不准降低教学质量。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降低了教学要求,大纲中明确规定许多知识要达到掌握运用的程度,而学生理解了和能够运用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学过游泳知识,看到过很多人游泳,但到今天我还是不敢下河,所以理解了游泳知识与游到河对岸有本质区别。理解的知识怎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怎么形成能力和技巧,根本的方法是要学生有动手实践和运用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
学校坚持每年层层建立责任制,千方百计地确保教好每一位学生,坚持不分快慢班,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分散到各个班,便于老师辅导,便于班级竞争;坚持排座位时,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与优等生同桌,便于“兵”教“兵”;坚持 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忽视每一个后进生的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位后进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后进上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教师上课的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板演、做实验,都有后进生来打“头阵”,对后进生的作业优先批阅。
对于优等学生,一方面,布置作业时,经常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另一方面,优等生都负有帮助后进是的任务,在课堂上,洋思中学重视兵教兵 ,重视讨论和合作学习,在讨论和会自学习过程中,优等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加深刻,达到不仅自己掌握还能教会别人。因此,在洋思中学,事实上,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依托教材得到充分发展。
七、洋思教学法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如上所述,洋思中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遵循了以生定教,以教定考,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强调实际效果,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这种教学思想 、教学原则和教学措施,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都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则,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体性和基础性。
参考文献:
作者:姜正川:《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界限洋思中心的成功之道》中国教育出版社。
的确,洋思中学,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进洋思就变好了。
笔者对洋思中学从自学抓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没有“差生”颇感兴趣,试对洋思中心教学模式做以解析。
一、后进生成因
后进生不是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这就是洋思中心的教育理念。要实现这个教育理念,必须有相应的措施,“适当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好”,这是洋思中学紧接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教学理念后面的第二个层次的研究课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好呢?蔡林森校长从自己的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悟出,尽量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练习。蔡校长曾指出:“学习是关于掌握知识的实践,所以学习应当由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他还说,“打仗是由连队战士打的,指挥员是用智慧去指挥打仗,教师要和指挥员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去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包办学生的学习。”他强调指出:理解游泳知识与游到河对岸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课堂上学生听懂和正确熟练的应用有本质区别。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降低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使学生达到会作和熟练,要尽量让学生当堂训练,在课堂上把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三、以“生”定教策略
以生定教策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这需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已经学会的就少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在此基础上,研究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进行的。
四、以教定考,打好基础激发兴趣
教什么,考什么。考试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学起来格外认真,并且格外有信心,所以学生会取得很好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会随着产生信心和兴趣,进而有力的促进内因的变化,使学生变得好学上进并且形成种种好的学习习惯。
考察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先是目标明确和格外认真学习,接着是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进而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习信心和兴趣又推动新一轮的学习,整个学习是一种良性循环。
五、当堂学,当堂练,课堂教学任务当堂完成。
课堂教学首先要做到:不准超纲,超教材,不准增加教学内容,不准增加教学难度,同时不准降低教学要求,不准降低教学质量。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降低了教学要求,大纲中明确规定许多知识要达到掌握运用的程度,而学生理解了和能够运用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学过游泳知识,看到过很多人游泳,但到今天我还是不敢下河,所以理解了游泳知识与游到河对岸有本质区别。理解的知识怎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怎么形成能力和技巧,根本的方法是要学生有动手实践和运用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
学校坚持每年层层建立责任制,千方百计地确保教好每一位学生,坚持不分快慢班,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分散到各个班,便于老师辅导,便于班级竞争;坚持排座位时,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与优等生同桌,便于“兵”教“兵”;坚持 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忽视每一个后进生的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位后进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后进上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教师上课的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板演、做实验,都有后进生来打“头阵”,对后进生的作业优先批阅。
对于优等学生,一方面,布置作业时,经常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另一方面,优等生都负有帮助后进是的任务,在课堂上,洋思中学重视兵教兵 ,重视讨论和合作学习,在讨论和会自学习过程中,优等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加深刻,达到不仅自己掌握还能教会别人。因此,在洋思中学,事实上,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依托教材得到充分发展。
七、洋思教学法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如上所述,洋思中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遵循了以生定教,以教定考,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强调实际效果,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这种教学思想 、教学原则和教学措施,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都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则,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体性和基础性。
参考文献:
作者:姜正川:《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界限洋思中心的成功之道》中国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24/5/29 12:02:58
- 【点击频次】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