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把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个整体,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 李作祥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老师,你别谦我学不好,上课睡大觉,我实在学不进去。”学生哭丧着脸说。
        “应该讲的知识我都讲了,也复习了,但一考就错,怎么办?”老师烦恼地说。
        这大概是老师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议论。这种学不好教不好的现象长期困忧着我们,怎么办?我认为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将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个整体,不失为摆脱困境的一条好途径。
        教学中,只有提高对学习方法指导的认识,在提高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显著地提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做法与体会:
  一、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做到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这样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掌握知识——掌握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掌握方法,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函数知识的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生活趣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获取知识,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加强了思维的指导性。使学生在研究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函数的概念、应用。达到使学生能利用函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最终使学生能完成如下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函数概念——求出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二、以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法,引导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全过程。
        如:讲初一第一册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问题例五时,我便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审题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审题方法:引导学生从题目的语言中获取信息。(1)首先要教给学生怎样读题。(2)进行数量归类:即分清题目中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哪些是同类量,哪些是不同类量;哪些是变化量,哪些是不变化的量,题目中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使之一一搞清楚;(3)要挖掘相等关系,即从有关数量比较的关键字句中,去发现相等的关系,并借助基本数量关系去沟通不同量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从而寻找相等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讲解,使学生学会审题方法。
        建立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应用问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进而列出方程。如例5,可建立如下等量关系。
        本金  +   利息  =   本息和
                       ‖
        本金х利率х时间х80%
        然后,将上述关系式中的已知量用问题中的相应数据标出,未知数用字母х标出,便可列出方程х+2、52%х1х80%X=5378
        在例5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后练习,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反复运用此法,使之形成能力。这样教学不只教会例题,重点教学生学会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学会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单元达标检测中,90%的学生都能顺利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一见应用题就头痛的现象无了,换来得是人人乐做应用题,个个会做应用题。
        三、在强化训练中,促使学生掌握学法,实现学法指导与基本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许多数学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知识链中的一环。教学中把握知识的横纵向联系,巧妙设计题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合理的类比推理,不仅可使学生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应变能力。
  例如:在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解题规律和关键之后,出示共同工作问题的变式、相遇问题的练习题组,使学生在练中轻松愉快地将工程问题与共同工作问题、相遇问题融会贯通,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知识系统,强化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和思路。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实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阅读能力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授前阅读。对所讲内容让学生提前一天阅读,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带问题听课,这样学生对所讲内容容易掌握。
  2、授中阅读。对有些新知识比较多,答案比较明显的内容,让学生按照阅读提要边阅读边回答提要内容。
  3、授后阅读。对有一定难度的定理、性质、公式的推导、典型题,讲授后让学生反复阅读,掌握其内容和证(解)法,使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动机,检查读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如自主精神、独创精神、向上精神、刻苦精神。这些精神在学法指导中起着相当大的能动作用。学生要掌握学法,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去保证。
  教学中,以上几点并非盲目实施,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教学大纲,凭借教材进行,备课中既备教法,也备学法。如教学时新教哪种方法,哪些是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2)在教学中进行,若离开教学只泛泛而谈学法,那样既不能牢固掌握方法,更不易形成能力。
  (3)根据学生实际,循序渐进,起点不能太高,操之不能过急,一次讲的方法不能太多,注重适用,注意巩固,稳步前进,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通过以上各种方面的实施,我尽量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像一个引航员,不断改革教法,引导学生这个主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掌握学法,形成能力。使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逐步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实现高效课堂今年,我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成绩,由全镇倒数第二跃入第二名。学生哭丧着脸说“学发进去”、教师为教学成绩上不去而苦恼的现象不复存在了。
  • 【发布时间】2024/4/25 13:41:54
  • 【点击频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