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作者】 魏本伟

【机构】 文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生物课教学要贯彻教学大纲,做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的现象初步能力。针对学生对学习生物不够重视,我们生物科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生物科的教学质量,下面谈谈笔者几年来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 激发兴趣 培养兴趣
  生物课教学要贯彻教学大纲,做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必须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的现象初步能力。针对学生对学习生物不够重视,有的甚至在上生物课时做其他作业,看其他书籍的这种情况,我们生物科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生物科的教学质量,下面谈谈笔者几年来的实践和体会。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上好第一节课,是今后学生学习生物的良好开端,初中一年级首课除完成《探索生物奥秘》的教学任务外,应多讲授一些趣味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用藤状植物相嫁接使之生出不同形类的果实;用激素“吩咐”花儿提早开放。又如为什么泡浸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反而会挺硬起来?子女的相貌为什么有的会与父母相似或截然不相似呢?吃饱后为什么不能从事剧烈运动?科学家为什么能用受精卵在试管中成功地培育出婴儿呢?等等。许许多多深奥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多年来的生物教学,我极重视第一节课的启蒙式教学,因此,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科的极大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第一节课教学后,不少学生说,生物学老师知识真的是丰富多彩啊!而且生物学跟我们人的关系密切,我们要努力学好生物课。
  二、联系生产,激发兴趣
  把从生物学学到的知识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因而涉及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农、林、牧、副、渔的生产和人口的控制,从而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的问题,因此,必须学好生物学,例如在农业生产上的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即(水份、空气、温度)。联系到当地农民为什么要搞湿润秧田,它比水秧有什么好处?就可以说明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水份和空气。水份是种子萌发的主要条件之一,然而空气是种子萌发时不停地进行着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促使子叶或胚乳里的贮藏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供胚吸收利用,从而达到萌发的作用。又如叶芽发育关系来看,根据顶芽发育优势的原理在果树栽培上的应用,即待到果树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去掉顶芽使其侧芽的萌发,这样才能使果树形成有着良好的伞形树冠。又如讲到开花、结果与根、叶、茎生长的关系这一节,联系到农作物及其果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由于我们种植的植物的要求不同,调节这两类的生产应该不同,有些植物,人们要求它们提供营养器官。如萝卜要求它们提供根。对烟草来说要求它们提供叶。对甘蔗来说要求它们提供茎。对于这些植物,应该促进它们的营养生长,必要时还要控制它们生殖生长以免浪费有机物,这些植物一旦提早开花结果就要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另有一些植物,人们要求它们提供生殖器官,如金针菜要求它们提供花,对桃来说要求它们提供果实,对花生来说要求它们提供种子。对于这些植物,首先要使它们具有健壮的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准备好物质基础,临近开花期,就要注意避免茎、轩、根生长,使养料集中用来进行生殖生长,又如在施肥方面不能单纯施用氮肥而忽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通过联系生产实际,把生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合教学,组织兴趣小组,动手制作教具
  结合教学,组织兴趣小组,结合教学先后制作了:“青蛙血循环模型”、“蝗虫的口器动作模型”等多种教具,还制作了海洋动物的浸制标本,海洋藻类标本,植物腊叶标本,保色浸制标本,鸟类、家鸡等剥制标本……。这样我们对生物类群的教学就更加直观,形象了,这几年我们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还制作了接种箱,标本柜,薄膜蒸发器等多种仪器设备,这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实了教学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教学。
  四、指导观察,培养兴趣
  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植物现象的初步能力,也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如动物学中观察蛙的发育过程。在春季布置学生在池塘中或在水田中采集青蛙的受精卵,把受精卵养在盛水的玻璃缸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观察受精卵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蛙的受精卵在膜内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即蝌蚪,继续发育成青蛙,通过 观察及讲解对比蛙与鲫鱼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又如在观察种子的成份中,取小量的麦粉,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起,放到盛有清水玻璃杯里用手揉挤,看到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出来,清水变乳白色液体,取这样液体,装进试管烧开,放凉,加几滴高碘酒,液体立刻变成兰色了,遇着碘变兰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所以实验及观察证明小麦种子里含有淀粉,所以观察的目的是指在对一个生物进行观察时,要明确观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达到效果。
  当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复杂问题,有社会问题,也有教育本身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共同探究,但总而言之,只要有教师的积极性,便有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个生物教师,首先要认识本人所担任学科的重要性,才能产生教师本身积极性,也才能动脑筋,千方百计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做就能更好地处理在中学学科设置上所谓主科与技能科的矛盾问题,把学生学习生物课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 【发布时间】2024/4/25 13:33:34
  • 【点击频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