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 ;
【正文】一、识字教学模式构建的背景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多识少写、识写分开,打牢根基、提高能力,增强愿望、养成习惯,文化熏陶、提升素养”等新的理念和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识字;学生在老师的周密安排下认识生字,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识字基础不扎实,容易忘记等。
基于以上现象,我校语文科紧紧围绕着“高效识字”这一主题开展研究,重点构建识字教学的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研究出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为:启--读--析--练--知--结。并把这模式广泛运用在课堂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识字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识字教学模式的推广,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探讨、总结识字经验,使学习更有效,更扎实。这对科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科组而言:
研究识字教学的模式,为识字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有利于科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在主线的指导下,进行同课异构,更容易研究出精彩的课堂。
模式的构建,有利于科组开展实验班的科研,积累大量的实践素材和数据,促进了科组科研的发展。
(二)对教师而言:
对新教师来说,有了模式的指导,可以使他们迅速地熟悉基本的语文教学流程,掌握识字教学的方法,较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加快了成长的速度。而有经验的老师,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通过长久的摸索,进行创新,创出个人的教学风格。
(三)对学生而言:
对学生来说,在课堂中,用一个常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熟悉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识字的方法,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集中识字的模式,使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对识字也充满了兴趣。
三、识字教学模式的内涵---启、读、析、练、知、结
通过研究,我们探讨出低年段的识字教学模式为:启--读--析--练--知--结。这一模式分为六大环节,每一环节层层深入,具体操作如下:
(一)第一环节:启
就是常说的“导入”。俗语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境创设法、故事诱导法、谜语激趣法、谈话导入法等。
通过导入,引出课题以后,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举起手指,模仿老师书空,培养学生写字的好习惯。
(二)第二环节:读
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使学习的内容多次再现。主要有教师示范读、个别自由读、全班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读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体验读书识字的乐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学习带拼音和去拼音的生字上。具体流程:(1)自由拼读、指名读、齐读带拼音的词语,提醒、纠正读音;(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的词语,巩固学习;(3)出示单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拓展词汇;(4)游戏巩固,通过摘苹果、走迷宫、爬雪山等游戏,男女比赛、小组比赛读生字,巩固认字。
(三)第三环节:析
在充分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对生字进行归类分析,加深识字的印象,同时授予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地学习,从而达到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的目的,为大量拓宽识字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对生字的结构、部首、识字方法等进行归类总结。
具体操作流程:(1)出示单字,小组讨论记字的方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个人汇报,教师总结识字方法,拓展新方法。如: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猜谜语、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2)学习新的偏旁,了解偏旁的代表意义,拓展含有该偏旁的字;(3)把生字进行结构分类,可以采用送生字回家等方式分类。
(四)第四环节:练
学生通过读、析,对生字有了深刻的认识,再设计游戏练习巩固学习的成果,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用“闯关”、“走迷宫”、“跳房子”、“摘苹果”、“夺红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识字的全过程。“练”这一环节的重点在写字指导。
具体操作流程:(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观察所在田字格的位置,分析结构;(2)学习新的笔画,学生用手书空;(3)教师范写生字,边写边讲解运笔的过程,学生观察;(4)观察后,说说笔顺,学生用这样的儿歌“一笔**,二笔***,三笔**,共*写成”书空;(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握笔、坐姿、运笔等;(6)展示作品,学生评价;(7)总结方法,修改、完善。
(五)第五环节:知
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六)第六环节: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在小结中,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概括全貌,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四、运用教学模式的初步成效以及日后的改进设想:
经过两年的努力,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得以广泛运用,并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趣味性强:这一模式,运用了大量有趣的识字游戏盒方法,改变了过去枯燥识字、被动识字等传统现象,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二)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思考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使识字变得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三)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这一模式的六大环节,层层紧扣,深入,操行很方便,尤其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入门的最好方法。实践证明,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这两年的新教师成长迅速。
当然,我们在建构教学模式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和困惑。比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时,学生被深深吸引住了,精神都集中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从而忘记了主要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由于年龄小,缺乏组织者,开展起来效果不够明显,使得教师有时控制不住课堂。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识字过程中出现的回生现象等。
因此,我们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吃透教材,专心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归纳总结。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的速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复习巩固的形式宜多样,多尝试游戏教学法,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
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
参考文献:
【1】黎奇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董小玉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 2008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多识少写、识写分开,打牢根基、提高能力,增强愿望、养成习惯,文化熏陶、提升素养”等新的理念和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识字;学生在老师的周密安排下认识生字,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识字基础不扎实,容易忘记等。
基于以上现象,我校语文科紧紧围绕着“高效识字”这一主题开展研究,重点构建识字教学的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研究出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为:启--读--析--练--知--结。并把这模式广泛运用在课堂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识字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识字教学模式的推广,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探讨、总结识字经验,使学习更有效,更扎实。这对科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科组而言:
研究识字教学的模式,为识字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有利于科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在主线的指导下,进行同课异构,更容易研究出精彩的课堂。
模式的构建,有利于科组开展实验班的科研,积累大量的实践素材和数据,促进了科组科研的发展。
(二)对教师而言:
对新教师来说,有了模式的指导,可以使他们迅速地熟悉基本的语文教学流程,掌握识字教学的方法,较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加快了成长的速度。而有经验的老师,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通过长久的摸索,进行创新,创出个人的教学风格。
(三)对学生而言:
对学生来说,在课堂中,用一个常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熟悉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识字的方法,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集中识字的模式,使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对识字也充满了兴趣。
三、识字教学模式的内涵---启、读、析、练、知、结
通过研究,我们探讨出低年段的识字教学模式为:启--读--析--练--知--结。这一模式分为六大环节,每一环节层层深入,具体操作如下:
(一)第一环节:启
就是常说的“导入”。俗语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境创设法、故事诱导法、谜语激趣法、谈话导入法等。
通过导入,引出课题以后,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举起手指,模仿老师书空,培养学生写字的好习惯。
(二)第二环节:读
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使学习的内容多次再现。主要有教师示范读、个别自由读、全班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读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体验读书识字的乐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学习带拼音和去拼音的生字上。具体流程:(1)自由拼读、指名读、齐读带拼音的词语,提醒、纠正读音;(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的词语,巩固学习;(3)出示单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拓展词汇;(4)游戏巩固,通过摘苹果、走迷宫、爬雪山等游戏,男女比赛、小组比赛读生字,巩固认字。
(三)第三环节:析
在充分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对生字进行归类分析,加深识字的印象,同时授予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地学习,从而达到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的目的,为大量拓宽识字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对生字的结构、部首、识字方法等进行归类总结。
具体操作流程:(1)出示单字,小组讨论记字的方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个人汇报,教师总结识字方法,拓展新方法。如: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猜谜语、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2)学习新的偏旁,了解偏旁的代表意义,拓展含有该偏旁的字;(3)把生字进行结构分类,可以采用送生字回家等方式分类。
(四)第四环节:练
学生通过读、析,对生字有了深刻的认识,再设计游戏练习巩固学习的成果,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用“闯关”、“走迷宫”、“跳房子”、“摘苹果”、“夺红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识字的全过程。“练”这一环节的重点在写字指导。
具体操作流程:(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观察所在田字格的位置,分析结构;(2)学习新的笔画,学生用手书空;(3)教师范写生字,边写边讲解运笔的过程,学生观察;(4)观察后,说说笔顺,学生用这样的儿歌“一笔**,二笔***,三笔**,共*写成”书空;(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握笔、坐姿、运笔等;(6)展示作品,学生评价;(7)总结方法,修改、完善。
(五)第五环节:知
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六)第六环节: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在小结中,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概括全貌,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四、运用教学模式的初步成效以及日后的改进设想:
经过两年的努力,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得以广泛运用,并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趣味性强:这一模式,运用了大量有趣的识字游戏盒方法,改变了过去枯燥识字、被动识字等传统现象,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二)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思考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使识字变得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三)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这一模式的六大环节,层层紧扣,深入,操行很方便,尤其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入门的最好方法。实践证明,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这两年的新教师成长迅速。
当然,我们在建构教学模式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和困惑。比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时,学生被深深吸引住了,精神都集中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从而忘记了主要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由于年龄小,缺乏组织者,开展起来效果不够明显,使得教师有时控制不住课堂。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识字过程中出现的回生现象等。
因此,我们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吃透教材,专心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归纳总结。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的速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复习巩固的形式宜多样,多尝试游戏教学法,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
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
参考文献:
【1】黎奇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董小玉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 2008
- 【发布时间】2024/3/28 12:18:35
- 【点击频次】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