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立足朗读,提升英语教学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朗读具有读的因素,它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是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忽视英语朗读教学的现象,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了较大的语言障碍。本文阐述了朗读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出了多种建议。
关键词:朗读 英语教学 现状 积极 作用 措施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首先应该是“朗读”。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不但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英语朗读的现状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长期地轻视朗读,使其成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总体来说,我们的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朗读环境,不重视朗读。
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朗读环境。在家里,很多家长不懂英语,孩子在朗读时就不知道读的是对是错。有的没有意识到英语朗读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家里很少会为孩子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在学校,学生也只是在课堂上朗读英语,而且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朗读习惯。朗读作为一种软性的任务,不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朗读方法不正确,缺少朗读技巧的指导。
大多数学生喜欢默读,而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没有弱读音,没有连读,没有升降调;或者遇到一般疑问句就升调,遇到句号就降调;更不懂得意群的划分,常常是破句连连。如此单调、没有变化的朗读形式,使得朗读变得枯燥、乏味,最后使学生丧失兴趣。
3、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英语课堂进行朗读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来引入一些新的词汇、新的句型,并且进行大量的操练,没有做到音、形、义结合。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活跃,但是不利于学生课后巩固。另外,由于教师现今教学任务的加重,加上中考的压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精讲精练,而在朗读方面花的精力则越来越少。
二、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1、朗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本身内涵及韵味的理解。朗读是前提,只有读得通畅,才会说得流利。学生通过朗读简单而流畅的语言,感觉到美的语言不须刻意雕塑。读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就会大大增强。
2、朗读能够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将会把学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记忆在脑海里,遇到听力重现时,就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而且学生大声朗读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大脑就会做出反应,表明学生不仅在读,同时也在听自己读,经过不断反复地朗读训练,从而锻炼了听力。
3、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坚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总是先在头脑里用汉语进行一番表述后,然后用英语翻译这段表述,这样往往错误较多。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过朗读的训练,没有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所以不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大脑里就储存有足够的材料和信息,写作时就能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三、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朗读环境。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大声读、跟录音读、用“心”读、及时读等。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努力抓好每天的晨读课,使学生能大声的朗读。每天晨读课,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来模仿所学单词、课文的语音和语调,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魅力。
2、课内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朗读的情趣,在教单词和本课时的重点句型时,为了不使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感到枯糙,我经常把单词和句型改成chant,如七年级《Go for it》下Unit6 It’s raining!在教weather时,我编了一首chant:How’s the weather? It’s raining, raining. How’s the weather? It’s windy, windy. How’s the weather? It’s cloudy, cloudy. How’s the weather? It’s sunny, sunny. How’s the weather? It’s snowing, snowing.在朗朗上口的朗读中,学生就掌握了气候的单词和How’s the weather?的句型。许多学困生在不知不觉的朗读中就掌握了本节需掌握的知识,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
3、变换多种情境,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变换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变换中体味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可根据作品体裁,风格特点,通过提示朗读、分组朗读、采取个别与个别、集体与个别、集体与集体等多种朗读情境。集体朗读有利于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也便于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个别或分角色朗读,有利于教师检查和督促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4、加强朗读技巧的训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掌握朗读的技能。首先。我们应强调汉语与英语音、节奏之差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强调发音到位、掌握好词重音和句重音、用好升降调、注意适当停顿、掌握连读技巧及意群的把握等。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指导学生识别音标符号、拼读以及英语单词的重读音节和读音规则等。再次,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整句(长、短句)的能力。在英语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意义,要求他们记住词组的意思。最后,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段落、篇章的能力。单独看几遍不懂的句子,放在英语段落篇章中朗读几遍就豁然开朗了。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由此可见,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朗读都是一种可以借助的重要学习方法和手段。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地朗读,朗读就能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朗读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兴趣中不断提高朗读的技巧。让学生在大声、大胆、大方地朗读中,找到一条学好英语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琳,王蔷,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袁红娥. 浅谈初中英语朗读教学[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40期.
[4] 施海虹. 新课程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实践[J]. 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8期.
[5] 张梅芳. 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的运用[J]. 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5期
关键词:朗读 英语教学 现状 积极 作用 措施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首先应该是“朗读”。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不但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英语朗读的现状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长期地轻视朗读,使其成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总体来说,我们的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朗读环境,不重视朗读。
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朗读环境。在家里,很多家长不懂英语,孩子在朗读时就不知道读的是对是错。有的没有意识到英语朗读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家里很少会为孩子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在学校,学生也只是在课堂上朗读英语,而且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朗读习惯。朗读作为一种软性的任务,不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朗读方法不正确,缺少朗读技巧的指导。
大多数学生喜欢默读,而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没有弱读音,没有连读,没有升降调;或者遇到一般疑问句就升调,遇到句号就降调;更不懂得意群的划分,常常是破句连连。如此单调、没有变化的朗读形式,使得朗读变得枯燥、乏味,最后使学生丧失兴趣。
3、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英语课堂进行朗读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来引入一些新的词汇、新的句型,并且进行大量的操练,没有做到音、形、义结合。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活跃,但是不利于学生课后巩固。另外,由于教师现今教学任务的加重,加上中考的压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精讲精练,而在朗读方面花的精力则越来越少。
二、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1、朗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本身内涵及韵味的理解。朗读是前提,只有读得通畅,才会说得流利。学生通过朗读简单而流畅的语言,感觉到美的语言不须刻意雕塑。读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就会大大增强。
2、朗读能够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将会把学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记忆在脑海里,遇到听力重现时,就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而且学生大声朗读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大脑就会做出反应,表明学生不仅在读,同时也在听自己读,经过不断反复地朗读训练,从而锻炼了听力。
3、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坚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总是先在头脑里用汉语进行一番表述后,然后用英语翻译这段表述,这样往往错误较多。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过朗读的训练,没有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所以不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大脑里就储存有足够的材料和信息,写作时就能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三、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朗读环境。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大声读、跟录音读、用“心”读、及时读等。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努力抓好每天的晨读课,使学生能大声的朗读。每天晨读课,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来模仿所学单词、课文的语音和语调,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魅力。
2、课内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朗读的情趣,在教单词和本课时的重点句型时,为了不使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感到枯糙,我经常把单词和句型改成chant,如七年级《Go for it》下Unit6 It’s raining!在教weather时,我编了一首chant:How’s the weather? It’s raining, raining. How’s the weather? It’s windy, windy. How’s the weather? It’s cloudy, cloudy. How’s the weather? It’s sunny, sunny. How’s the weather? It’s snowing, snowing.在朗朗上口的朗读中,学生就掌握了气候的单词和How’s the weather?的句型。许多学困生在不知不觉的朗读中就掌握了本节需掌握的知识,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
3、变换多种情境,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变换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变换中体味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可根据作品体裁,风格特点,通过提示朗读、分组朗读、采取个别与个别、集体与个别、集体与集体等多种朗读情境。集体朗读有利于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也便于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个别或分角色朗读,有利于教师检查和督促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4、加强朗读技巧的训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掌握朗读的技能。首先。我们应强调汉语与英语音、节奏之差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强调发音到位、掌握好词重音和句重音、用好升降调、注意适当停顿、掌握连读技巧及意群的把握等。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指导学生识别音标符号、拼读以及英语单词的重读音节和读音规则等。再次,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整句(长、短句)的能力。在英语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意义,要求他们记住词组的意思。最后,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段落、篇章的能力。单独看几遍不懂的句子,放在英语段落篇章中朗读几遍就豁然开朗了。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由此可见,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朗读都是一种可以借助的重要学习方法和手段。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地朗读,朗读就能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朗读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兴趣中不断提高朗读的技巧。让学生在大声、大胆、大方地朗读中,找到一条学好英语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琳,王蔷,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袁红娥. 浅谈初中英语朗读教学[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40期.
[4] 施海虹. 新课程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实践[J]. 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8期.
[5] 张梅芳. 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的运用[J]. 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5期
- 【发布时间】2024/2/27 22:13:23
- 【点击频次】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