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书香浸润生命,让阅读丰富未来!

 

【作者】 钱振芬

【机构】 新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引导学生将阅读走向深入,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学生“体验”,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学生的阅历、个性、家庭背景、认识世界的方式、积淀的情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所形成的体验自然也是丰富的、复杂多样的。这种体验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它是隐性的、潜在的,具有原始性的美,一旦得以唤醒、激活,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如“闲敲棋子落灯花”句子中的“闲”看似悠闲,实则是久等友人不至时的孤寂、落寞与无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的“虚室”既可以理解为“虚空闲静”的居室,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平静洒脱的内心世界。这样跳出文本,联系生活体验创设新的意境,阅读便有了新的收获,课堂也会因此充满灵动的色彩。
  1.创设情境,诱发“体验” 
  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如学习《羚羊木雕》,在该不该要回木雕这件事上,可以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自然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对生活中类似矛盾的能力。再如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制做课件:通过观看大海来潮时和水兵训练的场面的视频,并配上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充分品味这篇文章的气势。
  2.  拓展延伸,激活“体验”
  学生喜欢读小说,那么就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真正读好小说。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假如哲尔赛岛旅行结束后,突然有一天,富翁于勒叩响我家的门,我的爸妈会有和表现?学生很自然的就会联系课本中人物的表现,结合生活中的见闻,揣测势力,虚伪,自私冷酷的父母会用什么样的态度,言谈接纳这个弟弟,在续写中,自然也就把握了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了作品的主题。
  3.把握文眼,引导“体验”
  读文章要善抓其文眼,并引导学生细嚼文眼,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阅读《冬天的芭蕾》,作为一篇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的文眼在“生命本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权衡价值,主要的是内容。”冰灯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为什么又是永恒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又是如何得到生命的永恒的?你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同时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也会有深层次的认识。
  二、做好批注,推进个性化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各种媒介,引导学生通过眉批、旁批等形式,深入所要解读的作品,对词、句、段或篇进行或注解或加个性化批语,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将读与思结合,思与写结合,突出阅读个体的个性思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体方法:
  快速浏览文章,划出不懂的地方,圈出难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弄明白字词的准确读音和含义;翻阅相关的资料,读懂难句子的含义。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并在文本上写上自己喜欢的理由,也就是品读文章,透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和心灵的交流。
  初读时,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圈点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 
  再读时,重点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即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结构段的序号,修辞、表达方式等。此次圈点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
   三读时,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阅读时,把疑问或问题的答案在空白处写下来;或将复杂的观点简化后记下来;或是记下作者行文思路、线索;或是将对文章的看法随手写出,这将是和作者进行交流的最好机会。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成效
  读书可以精读、略读、浏览。阅读报纸、杂志,可以粗略浏览筛选、提炼信息,粗知故事梗概。略读则看题目、序言、要目录、评语,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经典诗词、名家名篇、美文佳作之类则需要静心研读。
  1、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和文采的习惯,做阅读的有心人。学生每天可以任意摘抄阅读的精彩句段,可以是一句最感动的话,可以是一段精彩的描写,最好是能背诵下来,为自己的写作打基础。其次是感悟笔记: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感悟及分析能力。还可以是想象笔记如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诵读好的文学作品,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朗读是读书的较高境界,对于美诗美文要鼓励学生一“读”为快,在朗读中融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享受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从而得到文学的熏陶。 
  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真正体会文学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增长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性情,反过来也促进了他们阅读的能力的提升。当然,读书无止境,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更非朝夕能成之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读书走向深入,提高阅读的学习效果,让书香浸润生命,让阅读丰富未来!
  • 【发布时间】2023/12/28 10:49:06
  • 【点击频次】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