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互动交往的探索

 

【作者】 雷征兵

【机构】 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互动交往的探索”正是出于这一思想精髓的理解,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改革对策。
  一、实践操作的步骤
  1.激趣导学(产生欲望)
  教师通过语言、问题等形式引出学习内容,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特别是学习的目标应指向学习主体---学生,目标的确定应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为宜,因为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陈述要结合学生的外显行为形象具体,要可观可测,体现出具体化和多元化。
  2.引导自主尝试学习(尝试交往)
  教师首先通过语言激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有主动尝试体验的欲望,再按预定的活动设计方案和情景,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以小组的形式,自我组织、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发现、自我调控进行学习活动。小组的形成以友伴分组为主,也可视具体情况以兴趣或体能分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尝试学习情况,这里关注的是学生如何进行同学之间的交往?学习体验到了什么?教师不作指导,让学生自我寻求问题的疑点、难点。
  3.组织学习讨论(理解交往)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这时教师要发扬民主作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我评价、各抒己见、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教师本人的观察,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要突出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既能达到认知的目的,又能获得参与学习的方法指导,为学生形成交往技能奠定基础。
  4.巩固练习(应用交往)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交流评议的结果,进行自主性的反复思考和体验练习,是知识、技术和能力巩固强化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学生交往技能的形成。视学生动作技能掌握情况,也可开展同学之间的学习竞赛活动,不仅使学习活动充分焕发活力,显示体育运动的魅力,更能强化学生交往技能的形成。
  5.组织学习评价(体验成功)
  这一环节是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以此来回味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检验交往学习的效果。教师首先组织开展组际交流,让各小组陈述学习情况,效果如何?学到了什么?心理感受任何?是如何进行互帮互学的?促进组间了解,发展学生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然后由教师采用结果性评价,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开展互帮互学的“亮点”,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效,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展产生新的内驱力。
  二、实施建议
  1.将课堂教学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教学交往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相互作用的教学系统之上。这个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他们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正是由于与活动对象相互作用的需要才产生了交往的需求,并依附于交往的,而交往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学生与活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也正是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好学生主动参与并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2.将交往与认识活动有机结合
  交往和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学生共同的认识活动中,为了达到共同的活动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有积极意义的交往活动。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适时而巧妙地运用交往方式,使交往成为认识的催化剂。如动作概念形成有困难时、完成练习不顺利时、对现象的比较和判断有争议时、需要共同合作完成某一任务时等。
  3. 鼓励学生自由准确地表达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学生需要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自己的建议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必要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知道,帮助学生学会流畅地表达,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他们人人参与、相互激励和共享信息,从而为形成积极的交往活动奠定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调控,使学生切实处于自主学习和积极交往状态中,教师适时巧妙地给予诱导和点拨;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好组际交流,处理好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致力于让师生、生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交往,以此来焕发体育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体验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生活,从而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23/12/28 10:43:42
  • 【点击频次】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