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学习音乐 以“听”为先

 

【作者】 耿海燕

【机构】 东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音乐是最美的听觉艺术。马克思曾经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能够独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首先就要让学生“会听”。“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一、 学会读谱需要听。
  乐谱作为音乐的文字,是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从中获取更多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的基础。但识读乐谱,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项枯燥而又累人的学习活动。因此应从“听”入手,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听”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乐谱只是音乐信息输入的载体,并不是音乐本身。在教唱音阶时,每次上课,我让学生们排队走到音乐教室门口,我就给他们弹用音阶编成的一首小曲子。等琴声一响,同学们就很自觉的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脚踏着节拍,有秩序的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在自己的座位前继续轻声踏步,和着节拍,直至音乐结束。
        二、学习歌曲需要反复听。
        在学习一首新歌之前,先听几次这首歌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反复听,教师要提出听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有计划听,训练出听的能力。比如说第一遍初次听,大体的听,要求学生听出音乐的情趣、速度及内容。第二遍听,用身心去听,可以带简单的律动,拍手和身体动作,深入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及整体的风格。
  在大概听了歌曲之后,学生有了对这首歌大致的认识。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深层次听,让学生进入到歌曲中去。还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从歌词中感受理解音乐。
  学生在把握了歌曲的内容后,再放音乐让学生跟着学唱,教师在一些细节方面给予指导和补充。学生就能建立起音乐旋律走向,节奏特点以及整首歌曲的节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音乐的内涵。
  在歌唱教学环节的听唱环节过后,班里还会存在一些不太协和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现场的调控和巩固学习来调整这些不协和的声音,尽量让他们变得和谐。我采用了“点兵点将”的互动方法来调整学生的音准。“点兵点将”即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唱歌时反馈出的学习情况,留意到一些学生在歌曲学唱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利用歌曲轮唱的方式进行的指导性教学。例如在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一个上课积极,敢于大胆表现,但唱歌时很容易跑调的男生,这样的学生如果在集体演唱时看起来唱得很投入,教师往往很少会关注到他的音准问题。是偶尔的一次“点兵点将”游戏环节,轮到了他接力,我很委婉地指出了他在唱歌时的不足,试着让他唱谱,并且在此后的每堂音乐课中都进行跟踪,在每节课的“点兵点将”多抽他几次,没过多久他唱歌跑调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唱起歌来比以前更自信了,这一方法可应用于歌曲的巩固学习阶段和识谱教学。
  三、欣赏乐曲要反复听,教师要有节制的引导,引领学生把握音乐内涵。
  在欣赏乐曲时,教师要精讲,主要放手让学生听。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满堂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讲的准确、精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欣赏一首乐曲前,我没有过多的干预,让学生第一次不带任何“负担”地直接聆听音乐,让学生获得对音乐最初的表象的音乐体验;第二次聆听音乐前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乐曲的相关背景资料等,这时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第一次欣赏乐曲的经验结合这些资料,在心灵中发生碰撞,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有一定的深度了;第三次聆听音乐前,我让他们带着一些我精心准备的“有意思”的问题聆听,没有“标准答案”就看谁答得巧妙;在学生第四次聆听之前我注重介绍作者创作乐曲的意图,这次的聆听我还建议学生可以自己一边欣赏一边做无声的表演,或者是一边欣赏一边用笔描画情景……几次的聆听学生由自主聆听到逐渐干预,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由认识的表象逐渐到情感的升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经过了感受---经历----探究-----创造这几个阶段,欣赏乐曲的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了。
        四、从“听”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欣赏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最重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课上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将杯中水倒入盆中,聆听到水声;将物品丢在地上听物体落地声;听火车鸣叫声;听桌子移动声,听人们上楼的脚步声;听同学弹奏钢琴声,再听老师唱一首莫扎特的《渴望春天》的歌声……而后辨析每种声音各具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又有哪些共同点,哪些具有音乐美或劳动美,哪些是不和协音,哪些是嗓音。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原来是极普通的现象,经过老师点拔,便成了讨论话题,他们发现这一切声响竟蕴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意义,于是,我对他们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艺术,情感的艺术,同学们一改往日的旧貌,不再认为只有会识谱,声音好的同学才能学习音乐、学好音乐,他们深深的悟到,音乐其实就存在于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音乐,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
  • 【发布时间】2023/12/28 10:42:45
  • 【点击频次】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