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教师如何上好语文新课导入

 

【作者】 黄 敏

【机构】 太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必须切题它不能为引人注目而离题万里“导入”必须精巧它不能为哗众取宠而喧宾夺主“导入”必须自然它不能为故弄玄虚而矫揉造作。教学过程中好的导入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进行愉快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导入时,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求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感知,使学生很快入境,从而激发学生自读自悟,真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导入   课伊始,趣亦生
  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因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动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导入所用的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现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供教师们参考。 
  一、猜谜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的方式揭题,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例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这要考考大家平时的观察能力。(出示课件) 身穿黑袍子,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动物)学生各抒己见,举手回答。有预习的学生会答“乌鸦”。(教师立刻用课件展示乌鸦的动画图片)那么你们喜欢乌鸦吗?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乌鸦的课文,看看乌鸦到底值得我们喜欢还是讨厌?通过学习《乌鸦喝水》,同学们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二、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学习《巨人的花园》一文,有老师就用远教资源(录音配动画)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个巨人,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满了花,春天花儿们竞相开放,美丽极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于是,悄悄的溜了进去,巨人发现了,把他们赶了出来,结果春天不在了。有一天,巨人外出,花园里又充满了生机,小朋友们有进去了,巨人回来又把他们赶出去了……学生看着动画,听着故事,情绪一下子高涨,老师就顺势揭题让同学们想想结果会怎样呢?事情的发展有变化吗?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巨人的花园》。 
  三、创设情境法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首先用幻灯或录像打出一幅幅残垣断壁的景图,让学业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侮辱。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磁带录音,学生通过录音,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画面中描绘的意境。最后导入:圆明园是中华的一颗璀璨的珠宝,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废墟。它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圆明园的毁灭》。
  四、动画引入法 
  教授新课时,适当的采用动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燕子》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对燕子的了解,然后学习燕子是怎样飞的,再利用远教资源展示燕子的灵活﹑俊俏,这样进一步加强对燕子的了解。从而巧妙的把学生引入课堂,就能给有限的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件演示法 
        直观形象的教具,可以让学生焕然一新,激起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观潮》这篇文章时,可以用课件演示给学生看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壮观景象,并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能用精彩的语言描述出这样壮观的景象吗?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去课文中了解,初步了解之后再利用课件展示潮来时汹涌澎湃的景象,这样使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而且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六、开门见山法 
        教师的开场白是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如六年级上册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因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不可能一下子就采用生动活泼的导入法,只能采用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看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利用远教资源直接点题就可以了。
        七、诗歌朗诵法
        诗歌时最能激发学习热情的,高昂的情绪是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有的课文时,可以利用远教资源,采用诗歌朗诵的形式,把学生带到学习契机之中。如教学《古诗》时,可以用课件配录音的方式引学生进入意境中。
        八、背景揭题发
        背景能使人从中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尤其是语文与历史有关的文章,如果不让学生了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进入状态。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如果利用远教资源把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总之,合理利用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悬念设置法,比较引入法,释题导入法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06-01 版
  ②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张仁贤主编《教师如何上好课》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 【发布时间】2023/11/28 11:04:05
  • 【点击频次】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