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实效性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见证者,也是对学生实验结果的忠实记录者。在《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记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虽然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的身影,可是束之高阁的有之;随手处理的有之;一笔带过的也大有人在;真正把科学记录单作为有效资源利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如何发挥科学实验记录单的最大优势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实效性。
关键词: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效性 科学记录 精心设计 注重记录评价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见证者,也是对学生实验结果的忠实记录者。在《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记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虽然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的身影,可是束之高阁的有之;随手处理的有之;一笔带过的也大有人在;真正把科学记录单作为有效资源利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如何发挥科学实验记录单的最大优势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科学实验记录单
如何科学设计及使用好实验记录单,提高实验记录单的实效性,让小小的记录单发挥大价值呢?关键是要精心设计。
第一,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不是每一节科学课都非要使用实验记录单,是否有必要设计实验记录单,为做到课堂的有效性,这是记录单安排前需要思考的。实验记录单是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设定的。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这样就失去实验记录单原有的意义了。
第二,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
现在3—5年级都开设有《科学》这门课,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其心智特点不同,掌握的知识也不一样,教师要针对这样的特点,在设计记录单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孩子喜欢的形式,如可以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表现学生个性的符号、贴上剪下来的图片、标本等多种形式来记录,但是绝对不要千篇一律,不要让孩子们过多的使用文字,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接触实验记录,如果我们在记录中,要求他们用过多的文字,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学生的科学探究时间。而高年级的实验记录单则可以设计的较为严谨,突出一点科学味来。
第三,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便于记录。
在科学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科学探究,要根据实验的内容,用最直观和简洁的形式呈现记录单。做到能让学生提笔就记,避免过多的指导性的内容呈现,尽量把对学生实验中应怎样记录放在学生实验中,用言传身教来指导,而非文字的形式打印在表格上,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降低课堂效率。
因此,在记录设计中可以使用图表、画图、标本(照片)等,另外在版面的设计时,尽可能符合小学生心理。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沉和浮》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张记录表,让孩子们用小组统一好的符号,来表示放入水中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如用“ ↑ ”表示上浮,用“ ↓”表示下沉等。在记录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记录热情较高,记录速度较快,用较少时间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发散空间。
在观察某个实验中,尽量不要为了达到预设的现象结果,限制学生的观察项目,使其局限在仅有的项目内。应充分的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去发现、探索,认真观察他们所能看到的,并记录。这才是适合科学学科发展方向的。
二、指导学生,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形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因此,科学记录的独特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于意义生成。也就是说,实验记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呈现某些信息,也不是为了归档供日后查阅,而是为了解释性的理解,为了提出新的问题。它是实现师生共享共创、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1、尽可能地做到人人记录。
记录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在现在的科学实验课堂里经常发生这么一个现象,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记录的任务则由记录员来完成,好像其它小组成员与记录没有任何关系,久而久之,其它成员将会懒于动笔,漠视记录。我们知道,在对待科学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轻信他人,小组成员的记录绝对不能代表你的记录,所以在我们的科学探究中,不能由一个同学来负责记录,而应把记录当作每个孩子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让每个孩子都经历科学记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所承担的任务,比如这星期甲同学是材料员,下星期甲同学是记录员,让每位学生都承担到主记录员的任务。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进行记录。
我们提倡人人记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记录要以小组为单位。在各研究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提出各自的发现和想法。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有个别地方还可以相互抄袭。
②每名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记录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道理,世界上也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记录表。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把自己独有的观点亮在各自可爱的记录单上。
③相互探讨、大胆质疑。当每名学生都记录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记录任务就结束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名学生都需要深入地探讨,大胆地质疑。在小组之内,每名学生都将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展示出来,接受他人的质疑,从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保留某些个人见解。当全班性地探讨展开之后,学生进入了第二次地交流碰撞,并再次修正自己的记录表,也适当保留个人见解。这样,一份各有个性的科学记录表便产生了。
2、尽可能地简化记录的语言
在记录地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研究上,要求学生学会长话短说,精缩语言,做到严谨简练。当遇到写不来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符号或图画代替。
简化记录的语言的优势在于:
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一堂科学实验课只有三十五分钟的时间,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到记录的写字上,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得非常低效,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交流、探讨和质疑了。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是偏离主旨的。
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学语言。“语言”并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科学实验课同样需要注重语言。交流、探讨、质疑、反思无不需要严谨的语言。如果所有的学生连自己的意思都表达不清,科学实验课将变得混乱无比。反之,科学实验课将变得生机盎然。如果我们一直要求学生用严谨、精练的语言来说话来记录,那么便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让学生把所有的想法都一字不漏地写在记录单上,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是大大浪费了我们的思维。做事要抓住“关键”和“核心”,这本来就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抓住了要点之后,便可以在头脑中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我们一次次地翻阅自己的记录表,便可以一次次地锻炼自己的思维。
三、注重记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现在我们在教学中不是舍不得时间来设计记录单,不是在课堂中舍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进行记录,而是缺少对孩子们记录单的评价,我们在课后总是把记录纸不当回事,随便学生怎么对记录纸进行处理,长期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会荡然无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研究记录的兴趣,通过对记录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都有记录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记录的自信心,都可以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新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也要重视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成果,研究记录就是其中的一类。
有人说,“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科学实验课记录不仅是学生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因此,让我们重视科学记录,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利用各种策略让科学实验课记录更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实验课记录对科学探究及在课外延伸等活动的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戴振华:“让孩子们的探究留下科学的印迹”,浙江省小学科学网。
2、《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有效记录》——《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0期
3、《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张红霞著 2003年12月
关键词: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效性 科学记录 精心设计 注重记录评价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见证者,也是对学生实验结果的忠实记录者。在《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记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虽然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的身影,可是束之高阁的有之;随手处理的有之;一笔带过的也大有人在;真正把科学记录单作为有效资源利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如何发挥科学实验记录单的最大优势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科学实验记录单
如何科学设计及使用好实验记录单,提高实验记录单的实效性,让小小的记录单发挥大价值呢?关键是要精心设计。
第一,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不是每一节科学课都非要使用实验记录单,是否有必要设计实验记录单,为做到课堂的有效性,这是记录单安排前需要思考的。实验记录单是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设定的。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这样就失去实验记录单原有的意义了。
第二,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
现在3—5年级都开设有《科学》这门课,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其心智特点不同,掌握的知识也不一样,教师要针对这样的特点,在设计记录单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孩子喜欢的形式,如可以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表现学生个性的符号、贴上剪下来的图片、标本等多种形式来记录,但是绝对不要千篇一律,不要让孩子们过多的使用文字,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接触实验记录,如果我们在记录中,要求他们用过多的文字,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学生的科学探究时间。而高年级的实验记录单则可以设计的较为严谨,突出一点科学味来。
第三,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便于记录。
在科学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科学探究,要根据实验的内容,用最直观和简洁的形式呈现记录单。做到能让学生提笔就记,避免过多的指导性的内容呈现,尽量把对学生实验中应怎样记录放在学生实验中,用言传身教来指导,而非文字的形式打印在表格上,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降低课堂效率。
因此,在记录设计中可以使用图表、画图、标本(照片)等,另外在版面的设计时,尽可能符合小学生心理。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沉和浮》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张记录表,让孩子们用小组统一好的符号,来表示放入水中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如用“ ↑ ”表示上浮,用“ ↓”表示下沉等。在记录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记录热情较高,记录速度较快,用较少时间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发散空间。
在观察某个实验中,尽量不要为了达到预设的现象结果,限制学生的观察项目,使其局限在仅有的项目内。应充分的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去发现、探索,认真观察他们所能看到的,并记录。这才是适合科学学科发展方向的。
二、指导学生,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形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因此,科学记录的独特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于意义生成。也就是说,实验记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呈现某些信息,也不是为了归档供日后查阅,而是为了解释性的理解,为了提出新的问题。它是实现师生共享共创、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1、尽可能地做到人人记录。
记录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在现在的科学实验课堂里经常发生这么一个现象,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记录的任务则由记录员来完成,好像其它小组成员与记录没有任何关系,久而久之,其它成员将会懒于动笔,漠视记录。我们知道,在对待科学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轻信他人,小组成员的记录绝对不能代表你的记录,所以在我们的科学探究中,不能由一个同学来负责记录,而应把记录当作每个孩子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让每个孩子都经历科学记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所承担的任务,比如这星期甲同学是材料员,下星期甲同学是记录员,让每位学生都承担到主记录员的任务。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进行记录。
我们提倡人人记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记录要以小组为单位。在各研究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提出各自的发现和想法。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有个别地方还可以相互抄袭。
②每名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记录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道理,世界上也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记录表。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把自己独有的观点亮在各自可爱的记录单上。
③相互探讨、大胆质疑。当每名学生都记录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记录任务就结束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名学生都需要深入地探讨,大胆地质疑。在小组之内,每名学生都将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展示出来,接受他人的质疑,从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保留某些个人见解。当全班性地探讨展开之后,学生进入了第二次地交流碰撞,并再次修正自己的记录表,也适当保留个人见解。这样,一份各有个性的科学记录表便产生了。
2、尽可能地简化记录的语言
在记录地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研究上,要求学生学会长话短说,精缩语言,做到严谨简练。当遇到写不来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符号或图画代替。
简化记录的语言的优势在于:
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一堂科学实验课只有三十五分钟的时间,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到记录的写字上,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得非常低效,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交流、探讨和质疑了。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是偏离主旨的。
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学语言。“语言”并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科学实验课同样需要注重语言。交流、探讨、质疑、反思无不需要严谨的语言。如果所有的学生连自己的意思都表达不清,科学实验课将变得混乱无比。反之,科学实验课将变得生机盎然。如果我们一直要求学生用严谨、精练的语言来说话来记录,那么便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让学生把所有的想法都一字不漏地写在记录单上,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是大大浪费了我们的思维。做事要抓住“关键”和“核心”,这本来就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抓住了要点之后,便可以在头脑中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我们一次次地翻阅自己的记录表,便可以一次次地锻炼自己的思维。
三、注重记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现在我们在教学中不是舍不得时间来设计记录单,不是在课堂中舍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进行记录,而是缺少对孩子们记录单的评价,我们在课后总是把记录纸不当回事,随便学生怎么对记录纸进行处理,长期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会荡然无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研究记录的兴趣,通过对记录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都有记录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记录的自信心,都可以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新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也要重视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成果,研究记录就是其中的一类。
有人说,“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科学实验课记录不仅是学生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因此,让我们重视科学记录,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利用各种策略让科学实验课记录更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实验课记录对科学探究及在课外延伸等活动的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戴振华:“让孩子们的探究留下科学的印迹”,浙江省小学科学网。
2、《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有效记录》——《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0期
3、《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张红霞著 2003年12月
- 【发布时间】2023/11/28 11:02:04
- 【点击频次】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