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孩子成长中的心理抚养

 

【作者】 高维波

【机构】 盐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将从心理健康角度解析为什么孩子初生时母亲要亲自抚养,六岁前要对孩子说“不”,十二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青春期父亲不要离开孩子等的原因。
         孩子在0-18岁分为两个阶段,0-12岁是依恋期,12-18岁是青春期。而依恋期是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也是人最弱小的时期,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的关键期。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物质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父母亲自陪伴的抚养。”怀孩子十个月不如带孩子十个月。“只有在孩子依恋期亲自抚养,孩子才会依恋你。”孩子小时不会讲道理,他们愿意受你控制只是因为爱你。“你只有让孩子依恋你,你才能实现对他的心理控制。”
        “凡有爱的抚养,必须是有唠叨的。”妈妈换尿布是一对一的,有很多语言的唠叨和身体的接触,而幼儿园阿姨换尿布是机械式的。“所以,孩子初生时一定要由母亲亲自抚养,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
        家长们发现孩子行为异常,往往在他12岁左右,却殊不知孩子的异常心理也许早在6岁左右就形成了。“孩子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孩子在幼小时,大人的陪伴和教育非常重要。正如,孩子成年后喜欢的食物,取决于小时候父母常给他吃的;孩子小时候脱离了熟悉的环境,会变成沉默内向;小时候没人管,孤弱无助的感觉会伴随直至他长大。
        “抚养者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12岁之前是心理抚养的关键期,3岁之前,父母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当孩子眷恋你,离不开你时,你才对他有教育和控制的能力。所以家长们要多陪陪孩子。 
        我认为,现在不少孩子缺乏一个自我控制的教育过程,导致成年后控制力较差。大人可以这样训练孩子:给他一些糖果等喜欢的零食,分量比平时多一些,并与他约好,明天的这个时候,如果零食还能剩下来一些,他就能再得到双份零食。
  我认为,父母一定要亲自抚养孩子,“要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同时还要有性格方面的教育,要让他想到别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认为,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性格教育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弱能的情况,体现为自尊心特强、脾气大。“当其成年以后,只要遇到问题,遇到麻烦,就有可能出现危险的结果。他不会用复杂的方式处理,只会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
        “当你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开始了。” “可惜的是,在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试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的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学会对孩子说“不”孩子没人照顾不行,但过分宠爱也不行。因此,家长们要学会“恩威并施”。
        那些做了孩子父母的人,你可曾反思过:自己称职吗?嘻!倒新鲜。谁不会做父母?一说:管吃管喝,供他长大。一说:省吃俭用,先为孩子。一说:有的是钱,任凭花销。一说:家教陪读,琴棋书画。孩子的妈妈说:我为孩子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孩子爸爸说:我为了孩子辛勤工作,殚精竭虑。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之爱,至善,至纯,至真,最为伟大。教育离不开爱,但是,有了爱并不等同于就有了教育。舔犊之情,爱子之态,动物亦然。从对孩子的教育层面上来说,很多父母还是“文盲”,不服也罢,叫屈也罢,事实就是如此。动辄以爱的名义,但是有的恰恰是“过度的爱”,是溺爱、错爱、误爱、乱爱、胡爱,好心人照样可能误做坏事,聪明人照样可能做糊涂事,在家庭教育上并不鲜见,不是主观所为,而是认识短浅所致。例如,孩子母亲的叨叨不休,孩子爸爸的棍棒相加,孩子父母的择校不止,给孩子安排的大大小小的无止境的兴趣班,等等,都是因“爱”惹的祸。
  父母对孩子的作用不容小觑。纵观孩子一生,在一定程度上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更大。父母是相伴孩子一生的“终生教师”,而在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则只是伴随孩子一段时光的。为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之大,举几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先说“孟母断织”、“孟母三迁”。看到孩子不上进,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早起晚眠唧唧复唧唧即将织成的布匹一剪两断,中途辍学即如此,此情此境足叫孩子终生不忘,触及灵魂。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最终挨着学堂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环境这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很多“问题学生”的形成,家庭因素是关键。家庭中的不和谐、训斥棒打、吵吵闹闹、摔摔打打、嗜赌嗜酒等等因素,对孩子的反面教育作用更大。孩子在学校里得到了几年的正面教育,不抵不和谐家庭中的一年的反面教育。
  要使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就要好好学习。孩子的父母必要要好好学学教育孩子之道,补好课,跟好孩子成长的步伐,干预不干涉,指导不代劳,引导不越权,授之以渔而不是供一辈子鱼,扶上马送一程而不是牵一辈子马,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拓展。父母如何好好学习?方法众多,可以读读书,可以取取经,可以上上网,可以培训班,可以交流会,可以写心得,可以走出去,可以引进来,等等。道路千条,读书为便。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认识到搞好家长培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学校纷纷开设,供家长阅读的书籍已经是比比可见。例如,教育博士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就是其中的优秀书籍。让家长读书,并不是有意难为家长,不是让家长去做学问、成专家。而是以轻松的心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做法,去看看“人家”是怎样做的,听听专家是怎样说的。就是要求那些家长们,在闲暇之余读书一点,得心得一点,改做法一点,让孩子进步一点,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收获由少变多,点点收获汇集成线,线可成面,面可成体,立体交叉,多面多元。那时的父母才是称职的家长,那时孩子的家庭收获就不是一点了,而是全面发展了。
  有几个重要观念需要家长在学习中好好把握,那就是“民主与科学”意识。家庭中的民主氛围非常重要,专制氛围非常的糟糕。孩子是人,是独立的人,是个体的人,是完整的人,是发展的人,更需要人格的受尊重,更需要心灵的被呵护和被赏识。一个现代化的家庭首先是一个民主氛围浓厚的家庭,在这种氛围中,再讲究科学的方法。对这些科学的方法举几个例子: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的心态比呵责更重要。对待孩子考试的失败,呵护孩子的学习信心比批评更重要。关注孩子的分数,不若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更重要。面对学习的压力,让孩子感知求知的快乐更重要。面对物欲浮躁,培养孩子的书香气更重要。学而无疑,远不如在学习中问题越来越多更重要。面对孩子的缺点,需要故意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面对孩子的优点,需要用放大镜来观照或者大肆渲染。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抛头露面,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合作。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的人最快乐,善良的人最美丽。等等。
  “家长也是教育者!”为了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作为家长必须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好好学习,会做家长,能做家长,做称职的家长,让孩子在家庭中有科学与民主的氛围,在家庭中感到快乐,得到赏识,获得进步,阳光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 【发布时间】2023/11/28 10:59:56
  • 【点击频次】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