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 周 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让教师犯难的是学生的写作,同样对于学生来说,也都厌烦作文,教师犯难的是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而学生厌烦的是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写作方法没掌握好和训练不得法,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写作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来积累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后,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从而可以把他们积累的素材写出来。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兴趣盎然大受启发,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
        三、教学生仿写作文
        在学生有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着模仿别人的写法,写一些片段或短小的文章,学生开始写作,切不可着急,越着急,学生越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就越不想写,这样,学生逐渐就会对写作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让学生仿写而不是抄写,所以要防止学生抄人家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模仿,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哪些要详写,哪些只要一笔带过。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在仿写的基础上学会想象,学会创新。
        四、多给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
        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就应该多给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因为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像开车、像杂技表演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次的训练。因此,除了课本中要求写的作文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加强日常练笔。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会舒畅。倘若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教师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搜集写作素材,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厌烦作文逐渐转变为喜欢每天去练笔,每天去写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23/9/28 11:45:14
  • 【点击频次】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