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激励有形,自信无限——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评语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
【正文】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是的,只要是来自于老师的,哪怕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批评,学生阅读后,激起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获得的是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在数学作业中使用评语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我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再仔细读读题目的要求”,“下一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示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
不仅如此,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解得巧,真棒!”,“你肯定有高招,老师相信你!”对于质量差的作业,应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看到你在进步,老师发自内心地为你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除了打上“☆”外,还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竞赛。如“你好棒!”“太妙了!”“very good!”“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使其更爱学习数学。
二、拓宽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解“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一般解法都是64.96+3.92-(64.96-22.76)=26.68(元)。而有一个同学除了这种还写了解法二 :3.92+22.76=26.68(元)。我在这道题边打了大大的“☆",并写道:“解得巧,真聪明!”肯定其独特见解。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就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 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
三、及时鼓励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它可以为孩子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培养孩子们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针对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我为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利用激励性评价为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减轻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也大大降低。学生与老师建立了感情,他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学期开学不久,我上课时,发现小陈同学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原来,他的父母不久前双双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她的作业 本上写道:“你很懂事,知道为家里分担忧愁,但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要是你父母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情况,该有多伤心啊!”之后,我又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几天后,情况有所好转。于是,我又写道:“这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的进步,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帮助与安慰。”小陈同学终于摆脱了生活的阴影,学习进步很快。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评语,如果经常出现在学生作业本上,效果会很好的。
四、运用评语的注意事项
从平时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看,数学评语的操作还须注意三点。1.把握时机、力求及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时机写评语,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教育。2.巧用载体,注意教育的连续性。(1)学生作业本是最有效和及时的载体。如作业本用完后能保存好,就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2)根据考查试卷的卷面情况,在显眼空白处写上评语,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起到教育作用。(3)制定师生家校联系制度,在联系册或家庭作业本上给学生作综合评价,并要求家长签字后返回,从而架设起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桥梁。3.语言浅显、注意儿童化。在评语的写作中,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字迹清楚,语气亲切,语句浅显、简炼,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便于达到教育目的 。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我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再仔细读读题目的要求”,“下一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示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
不仅如此,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解得巧,真棒!”,“你肯定有高招,老师相信你!”对于质量差的作业,应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看到你在进步,老师发自内心地为你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除了打上“☆”外,还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竞赛。如“你好棒!”“太妙了!”“very good!”“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使其更爱学习数学。
二、拓宽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解“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一般解法都是64.96+3.92-(64.96-22.76)=26.68(元)。而有一个同学除了这种还写了解法二 :3.92+22.76=26.68(元)。我在这道题边打了大大的“☆",并写道:“解得巧,真聪明!”肯定其独特见解。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就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 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
三、及时鼓励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它可以为孩子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培养孩子们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针对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我为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利用激励性评价为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减轻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也大大降低。学生与老师建立了感情,他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学期开学不久,我上课时,发现小陈同学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原来,他的父母不久前双双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她的作业 本上写道:“你很懂事,知道为家里分担忧愁,但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要是你父母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情况,该有多伤心啊!”之后,我又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几天后,情况有所好转。于是,我又写道:“这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的进步,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帮助与安慰。”小陈同学终于摆脱了生活的阴影,学习进步很快。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评语,如果经常出现在学生作业本上,效果会很好的。
四、运用评语的注意事项
从平时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看,数学评语的操作还须注意三点。1.把握时机、力求及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时机写评语,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教育。2.巧用载体,注意教育的连续性。(1)学生作业本是最有效和及时的载体。如作业本用完后能保存好,就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2)根据考查试卷的卷面情况,在显眼空白处写上评语,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起到教育作用。(3)制定师生家校联系制度,在联系册或家庭作业本上给学生作综合评价,并要求家长签字后返回,从而架设起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桥梁。3.语言浅显、注意儿童化。在评语的写作中,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字迹清楚,语气亲切,语句浅显、简炼,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便于达到教育目的 。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发布时间】2023/9/28 11:38:30
- 【点击频次】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