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用生本教育理论打造有效课堂

 

【作者】 沈万忠 沈万国

【机构】 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满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那么如何用生本教育理论打造有效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我校实际谈一下具体做法:
        一、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有效课堂模式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我校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把有效课堂基本模式确定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并进、当堂训练”的模式。
        二、用生本教育的“三部曲” 设置有效课堂教学环节
        生本教育“三部曲”是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在此基础上我校把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定为七个环节:出示课题,目标、要求、时间预设;分发学案,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组内自主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生成学习成果;小组展示、教师点拨;大组讨论、组间质疑、穿插巩固;师生论坛,构建知识树,学生做好笔记;当堂检测,落实目标。
        三、用生本教育的“二个指标”实施有效课堂评价标准
        生本教育的二个指标,即指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是要看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动脑、动手、动口)程度;二是要看教师单向传授的时间限度,一般不得超过15分钟。鉴于此,我校制定并实施了有效课堂评价标准: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
        学习用品准备齐全,精神状态饱满;按教师要求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独学时孜孜不倦,主动认真,富有挑战性;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时,完成独学时不能解决的学习任务,要做到轻声细语;小组展示时,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板书展示要充分体现知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字迹工整;大组讨论时,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的讲解精炼,合理把握语速,声音宏亮,富有情感和起伏,表达要规范、准确,专业用语到位,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板书设计规范,字迹工整,要充分体现知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对于突发事件要有应变和处理的能力,时间不超过半分钟;根据课堂上知识生成情况,要有适时设计的能力;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避免“明星式”的教学,要做到跳“集体舞”;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用生本教育的教学观加强有效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互帮互学,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学会探究、合作,自信心不断增强,享受学习快乐。
        1、如何组建小组
        有效课堂教学构建重要载体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我们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把学习小组的建立分为两种形式,四人学习小组和六人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异质结对”。如ABCD四人为一组,A、B属高层生,C属中层生,D属低层生,结对方式是A、D结对,B、C结对。六人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如A1A2B1B2C1C2六人为一组,A1、A2属高层生,B1、B2属中层生,C1、C2属低层生,结对方式是A1、A2结对,B1、B2结对,C1、C2结对。
        2、小组合作学习流程 
        (1)预习
        ①课堂后十分钟教师把学案下发后,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自学指导。
        ②晚自习学习组长组织组内各成员独立完成预习,对于预习中一些不懂得、模糊的知识点一一标示出来,然后组内讨论、帮扶。共同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然后对组内成员进行讲解。
        ③对整个班级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科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课下与科任教师沟通,由科任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与点评
        ①课堂展示:六人组,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四人组,主要由C、D层学生展示,以C层学生为主。接到科任教师分配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然后再由该组A层学生或师傅补充。小组展示过程要求是: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
        ②点评:展示后,点评工作主要由其它组A层学生负责完成。点评的学生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定,如学习内容表述是否清楚、完整、有条理性及创新点,声音是否洪亮,板书是否清晰、工整等。从而完成点评工作并赋予分值。
        五、用生本教育的 “三种评价”拓展有效课堂的评价方法
        生本教育的三种评价,其目的就是改变过去单一考试评价,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学习、考试评价结合在一起,走“重过程、重参与、重表现”评价之路,让学生走出重分数,不参与的怪圈,让学生在参与学习、锻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由此可见优化评价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评价方法有:
        1、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是有效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精准的有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够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即时性评价可分为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即时性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又鼓励学生永远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自然会“活”起来,“火”起来。
        2、课上常态评价
        教师按照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以下环节进行评价:独立或合作学习完成学案情况;展示的学生的板书、讲解;回答讲解的学生声音、语速、准确情况;聚焦能否迅速、安静、认真听讲;组内互学及师友帮扶情况;抢答、纠错、拓展;组内展示的学生是否机会均等,同时加大中低层学生的赋分权重,以激励他们的课堂参与。
        3、课外常态评价
        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评价、组织活动能力和效度评价、关心集体他人以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在社会上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4、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即月考评价。这种评价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科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算法为及格率40%、优秀率30%、平均分为30%或25%(100分时为30%,120分时为25%)。第二种是班主任对学习小组各学科进行综合评价,算账方法及格率40%、优秀率30%、平均分占为5%。
        经过四年多教育实践与探索,现如今我校已形成了“3723”教学模式,即“实施三种课型、落实七个环节、变换两种课堂、达到三个层级”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并进、当堂训练”的模式。有效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把课堂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上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
  • 【发布时间】2023/9/28 11:35:21
  • 【点击频次】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