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问题——数学课堂的心脏

 

【作者】 沈明玲

【机构】 滨海县临淮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学活动是课程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而课堂教学总是围绕问题进行的。事实证明,课堂有效提问对于高效课堂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教学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系统的“问题场”。一堂数学课,问题提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位教育学家曾言: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为实现有效提问,教师需要进行高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设关键问题,因此,老师的问题和学生的提问可以说是高效教学的生命线。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教师该如何以问题为核心,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更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学数学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的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同学们自然会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当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作适当的评价。一定要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这种敢问问题的精神要小心翼翼的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
  二、注重生成,引发学生探究
  问题情境有了开放的空间还只是提供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可能,要促使学生有效探究,还必须在情境中设置适度的阶梯作为桥梁。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赖于教师的巧妙预设,更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情境所包含的数学主题予以展开,加以完善。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情境的内容会变得丰满起来,情境的学习意义才会更大限度地被学生认同或延伸。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使再精美的设计也有可能演绎成一厢情愿的假想。设计情境时要力求形成开放的空间,才能促使学生去丰富情境的内涵,体验情境的思维价值。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不缺少“好问”的教师,但缺少“问好”的教师。如果教师的提问缺乏思考价值,就等同于浪费学生的感情和浪费教学的时间,最终失去的将会是问题应有的启思、理思、深思等教学功能。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创设了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1)两条直线相交,一条直线旋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师生从中引出直角,又由两直线相交成四个直角,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度数。(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有关系吗?小组合作,通过对折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3)引发猜想: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学生中有人认为是180度,有人则认为一个小于180度,另一个大于180度。(4)动手操作,自主验证。通过汇报可以看出,学生们积极合作、相互启发,利用量、画、折、拼、分等多种方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反思这一过程会发现,教师在引发学生探究时构建了一系列的思维“支架”,如利用两条直线相交位置的变与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转化的思想;由直角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为求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做铺垫;由求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引发猜想与类比,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支架的存在,学生的学习向“最近发展区”迈进才成为了现实。这样,问题情境就不会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奠基石”与“加油站”。
  三、适时评价总结,鼓励学生善于提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说:“我非常赞成(欣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建立学生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中进行评价,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总结评价挂钩。
  总之,引导学生提问和老师的课堂提问一样,都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提问的多向性、艺术性,把握问题的时机和火候,给学生留有积极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样形成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的多面提问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愿我们的教师个个都能成为既“好问”又“问好”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精心进行问题的设计,用问题推进课堂的进程,用问题深入知识的本质,用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在课结束时,不忘问学生一声:还有什么问题吗?
  • 【发布时间】2023/8/24 21:15:28
  • 【点击频次】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