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 唐 军

【机构】 宜春七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才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地理科学素质的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激趣教学。
  关键词:地理学习   激发兴趣
  一、首先,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需要引导,兴趣就像种子,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和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就是要去营造这样的氛围,一种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兴趣的环境,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地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他的看法和想法,要学会去理解别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不应该是讥笑,更不要取笑别人。并且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改变改学方法,利用趣味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地理教学就是因为单调的形式让地理课堂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体验生活中的地理之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不单一、有效性的原则,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可以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开展辩论、自学讨论、动手画图制作、实验操作、多媒体、角色扮演、新闻发布、小老师上课,乃至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如:讲西北地区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我国大陆性的特点;讲锋面雨时用“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可以很好的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歌曲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激发他们的兴趣,如讲内蒙古高原时引用:“蓝蓝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描述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讲“新疆”时,配合新疆图片播放《新疆好》;讲“长江”之前,让学生听一首充满深情的《长江之歌》,这时学生的心中仿佛流淌一条汹涌的大江,接下来“你从雪山走来”,雪山是指哪座山?学生的兴趣全部调动起来。我们也可以朗诵一首古诗激发学习的兴趣,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运动时:“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黄河,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气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讲长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诗歌犹如“味精”,学生回味无穷。当然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很多种地理教学方法,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只要我们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谜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也更有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也高涨,并且可以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确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师生互动”运用激励机制,创设情景来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学习的基本策略是自主、合作、探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自由方式的学习。美在自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地理课已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的今天,教师须改变过去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引入地理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例如我们讲课中我们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信息,即不完整的信息,不讲全,讲绝,讲死,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利用想象、阅读来填补空白。例如学习“大洲和大洋”时,一上课我直接让学生阅读图2、3,“地球还是水球”。结果学生刨根问底,兴趣盎然,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很快就理解了称之为“地球”的原因,由此可见,教师不必作太多的解释。
  四、地理兴趣的培养,除了课堂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知识外,还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有助于理解课堂内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走进社会,充当其中的角色,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让他们对自己生活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个深刻的理解。
  初中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潜能。因此在培养地理兴趣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优化课堂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地理兴趣因素,这样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利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巧借趣味语言、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使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传达地理思想,最终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轻松地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并走上“会学地理”的星光。
  参考文献:
  (1)梅桃源主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
  (2)王雄、孙进、张忆育著:《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
   (3)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
  (4)卞鸿翔、李晴著:《地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裴新生等著主编:《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
  (6)《地理教学》2004年第6期
  (7)《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8)《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 【发布时间】2023/8/24 21:07:06
  • 【点击频次】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