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
【正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给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越来越难以约束,尤其我们面对的是职校的学生,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层次参差不齐,管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当孩子,当朋友,当顾客来关爱和教育,特别是对一些有问题有个性的学生,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以加倍的爱心和耐心来关爱他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只有认识到这些,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才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违纪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班有一位男生,刚进校时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性子特别急,遇事容易冲动,不愿受到任何约束,经常出现违纪现象,起初我非常生气,经常责备他。但后来经过一短时间的观察和接触,我发现他虽然身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为人特别讲义气,集体荣誉感很强,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有时间我就会找他谈话,遇到问题帮他分析,帮他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教给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敢于面对自己存在问题,增强自信心,让他明白制定纪律的作用和意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以及班级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从而真正从心里面愿意去改正它。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另外根据他自身的特点,我鼓励他担任班里的纪律班长,现在身上虽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但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经常得到任课老师的表扬,班级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后来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又竞选上了班长,班级各方面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班级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被评为市优秀班干部。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班风建设
在班级工作中我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组成的集体就会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对后面的班级管理会有很好的帮助。
三、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小事可言,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时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装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到工作中。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结合班级实际将学校的各项要求逐一分解。譬如,在班级常规方面,我们制定了班级的量化细则,由全体同学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后表决通过。每天早晨班前会公布前一天执行的情况,每大周汇总一次,全班通报。学习方面,我们落实了课代表责任制,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代表发挥着桥梁作用,及时沟通师生关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学习小组的表现,由学习委员全面掌握,每大周进行公布,并定期评选出优秀小组和学习明星,班级内予以加分鼓励。卫生方面:我们推行“自查”的办法,班干部和舍长每天在校、部卫生检查前已经进行了一遍自查,发现的问题迅速反馈本人,及时抓好整改和验收。另外我们还制定了“随手捡起一片纸”,“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班级口号,在班内深入人心。值日学生甘愿吃苦,任务承包者任劳任怨。班级的环境得到了清洁,同学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在纪律方面:我们尝试实行了违纪“反思表态”的办法。凡是违纪学生,要认真反思违纪过程和原因,客观叙述违纪时的心理以及下步整改想法,形成书面材料,和班主任沟通后,利用班前会或班会公开表态,同学和老师共同来监督。这种处罚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罚学生既能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又利于增强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其他学生也能受到启发教育,有的同学认识的比较深刻到位,同学们还会抱以理解和鼓励的掌声,这就使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四、做好学生的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表现出的勤勉、守纪、忠诚、感恩的素质和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境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地去做好。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会听从于你;又如学生喜欢打扮,对仪容仪表不合格的,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后自己也要以朴素大方,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给学生以榜样。班主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表扬先进, 巩固习惯
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在班内进行表扬,促进其互相模仿;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长期巩固,我们还将班级的常规管理、学习、卫生、纪律等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及时督导检查,定期总结评比,一步一个脚印,扣紧学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利用每一件事,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对一些问题生,我会给予更多的关怀鼓励,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总之,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教育方法,反复地加以磨练才能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
一、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越来越难以约束,尤其我们面对的是职校的学生,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层次参差不齐,管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当孩子,当朋友,当顾客来关爱和教育,特别是对一些有问题有个性的学生,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以加倍的爱心和耐心来关爱他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只有认识到这些,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才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违纪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班有一位男生,刚进校时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性子特别急,遇事容易冲动,不愿受到任何约束,经常出现违纪现象,起初我非常生气,经常责备他。但后来经过一短时间的观察和接触,我发现他虽然身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为人特别讲义气,集体荣誉感很强,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有时间我就会找他谈话,遇到问题帮他分析,帮他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教给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敢于面对自己存在问题,增强自信心,让他明白制定纪律的作用和意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以及班级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从而真正从心里面愿意去改正它。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另外根据他自身的特点,我鼓励他担任班里的纪律班长,现在身上虽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但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经常得到任课老师的表扬,班级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后来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又竞选上了班长,班级各方面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班级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被评为市优秀班干部。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班风建设
在班级工作中我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组成的集体就会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对后面的班级管理会有很好的帮助。
三、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小事可言,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时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装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到工作中。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结合班级实际将学校的各项要求逐一分解。譬如,在班级常规方面,我们制定了班级的量化细则,由全体同学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后表决通过。每天早晨班前会公布前一天执行的情况,每大周汇总一次,全班通报。学习方面,我们落实了课代表责任制,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代表发挥着桥梁作用,及时沟通师生关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学习小组的表现,由学习委员全面掌握,每大周进行公布,并定期评选出优秀小组和学习明星,班级内予以加分鼓励。卫生方面:我们推行“自查”的办法,班干部和舍长每天在校、部卫生检查前已经进行了一遍自查,发现的问题迅速反馈本人,及时抓好整改和验收。另外我们还制定了“随手捡起一片纸”,“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班级口号,在班内深入人心。值日学生甘愿吃苦,任务承包者任劳任怨。班级的环境得到了清洁,同学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在纪律方面:我们尝试实行了违纪“反思表态”的办法。凡是违纪学生,要认真反思违纪过程和原因,客观叙述违纪时的心理以及下步整改想法,形成书面材料,和班主任沟通后,利用班前会或班会公开表态,同学和老师共同来监督。这种处罚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罚学生既能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又利于增强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其他学生也能受到启发教育,有的同学认识的比较深刻到位,同学们还会抱以理解和鼓励的掌声,这就使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四、做好学生的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表现出的勤勉、守纪、忠诚、感恩的素质和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境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地去做好。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会听从于你;又如学生喜欢打扮,对仪容仪表不合格的,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后自己也要以朴素大方,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给学生以榜样。班主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表扬先进, 巩固习惯
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在班内进行表扬,促进其互相模仿;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长期巩固,我们还将班级的常规管理、学习、卫生、纪律等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及时督导检查,定期总结评比,一步一个脚印,扣紧学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利用每一件事,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对一些问题生,我会给予更多的关怀鼓励,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总之,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教育方法,反复地加以磨练才能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23/8/24 21:05:50
- 【点击频次】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