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学困生教育

 

【作者】 王 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哪一位学生不想把功课学好,没有哪一位学生从心眼里不愿意学习。可是现实中,为什么还有不少学困生存在呢?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教师所造成的。学生一次次地考试不及格,一次次地遭受失败的痛苦折磨,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养成了习惯性的“失败感”、“自卑感”,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
        关键词: 学困生 教师 学生  自卑感  失败感  
  本人就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和自身的体验对怎样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略谈一二。
  一、学困生解析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在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有的养而不教,放任自流,只解决孩子生活上的问题,对学习不闻不问。有的家长采用棍棒教育。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影响,其次是家长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单一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除了家长的因素外,教师的因素和教材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有些教材没能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生理负荷情况,在编排内容时,发生某一学习阶段内容过难、密度过大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因接受、消化不了。正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在此,我仅从教师这方面如何辅导学困生谈一谈。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但有许多“学困生”是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顾名思义,学困生就是指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哪一位学生不想把功课学好,没有哪一位学生从心眼里不愿意学习。可是现实中,为什么还有不少学困生存在呢?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教师所造成的。学生一次次地考试不及格,一次次地遭受失败的痛苦折磨,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养成了习惯性的“失败感”、“自卑感”,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就成了学困生。小学阶段学困生的自尊心较强,心灵脆弱,经受不住刺激,易产生破罐子破摔、混吧等心理。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抚,不希望受到教师的歧视、讽刺、打击。因此,教师应该主动与学困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要教师能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困生,对他们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引导、信任的眼光、温暖的笑脸。经常找学困生谈心,交流情感,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了这些,他们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就会接近你,会把学习中不懂的地方主动告诉你,会乐意接受你的教育。
    目前我们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二、转化学困生措施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课堂发言优先,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轮到他们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是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学困生。开始他们不举手或很少举手,回答时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只要他们会一般就会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困生。
        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我不仅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学困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这样可以防止或避免学困生的再度出现。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理想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合作探索学习。1、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教师应为精讲才能达到这一条件;2、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学习信息,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信息。3、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应注重学困生的潜力,使之在课堂上有自我表现或争取成功的机会。
  5、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在补课前要先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补。我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个做法:(1)改变以往命令他们来补课的语气,而用商量的口吻。比如,问问他们什么时间有空(因为有时会利用双休日,这毕竟是孩子的休息时间)什么时间到校,(如果是上午,我都不会太早,让他们稍微睡个懒觉)这样孩子们会觉得你老师也在为我们考虑。(2)了解他们想补什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知道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让他们在补课前说一说,一方面教师可进行有关准备,同时,孩子们也可以有目的地补。(3)让学困生进行小范围的竞争,在补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采取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如:给他们的平时成绩适当加一些分。
  6、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学困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将绚丽多彩。
  • 【发布时间】2023/8/24 21:04:56
  • 【点击频次】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