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生本理念下,如何进行单元考评
【关键词】 ;
【正文】一、单元考试重要
单元考试就是帮我们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是不是合格到位了,如果没学好那么考试成绩就不理想,但同时也告诉学生哪里没学到位,他就能及时改正弥补过来。考试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看清自己哪里的知识还没学好,以便及时补过!
二、单元考评更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对考试的总结。那么又如何才能做好考试的总结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做好单元考评。要想做好单元考评就得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考评课。可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备考评课,把考评课备成了质量分析,究竟考评课与质量分析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通过学习和探讨基本上弄明白了两点:
一是指向不同,考评课指向学生的学,质量分析指向教师的教;
二是功能不同,考评课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典型错例辨析,主要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能操作,属于一种备课形式。而质量分析是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的阶段性反思,主要用于指导后续性教学,属于教学工作总结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进行单元考评的流程
生本理念下考评课的课型特点是,紧密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设计考情分析,⑴树立榜样——⑵自我反思查找失误——⑶小组辨析,合作交流——⑷班级辨析,解决共性失误——⑸质疑问难,解决个性问题——⑹强化练习等环节,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既解决共性失误,又能解决个性问题的教学目的。
所以在备课时要注意:备课前,教师要认真阅读分析学生的试卷,对总体情况作到了如指掌,对成绩、问题做到烂熟于心,对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中,要认真揣摩学生的答题心理,要备如何抓共性问题,如何引导错例辨析(方法与策略),如何设计矫正练习等,力求使教学预设在课堂上能操作。备课后,要注重细节完善,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规划,每个问题答问对象的选择,可能生成问题的预判等。
在教学流程及各环节操作方法上,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切入——错例辨析——平行练习——课堂小结——提升练习”的流程设计考评课。
教师大约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测试结果,并向学生提出本堂课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所准备。教师在谈话的时候,应恰当把握分寸,对全班同学的成绩应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对进步比较大的同学要大肆表扬,对差一点的学生也不要忘了给予鼓励,使之树立学习的信心。要让学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避免出现考试焦虑。这是考评课的开端。
错例辨析是考评课的核心,可分“独立辨析、互助辨析、引导辨析”三个阶段进行,实现辨析内容的全覆盖。
——独立辨析,强调自评自改,是一种自我反思,重点解决因学习品质不好而带来的个案错误。要求学生先分析错因,再进行更正,最后把自评自改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互助辨析,强调小组内互评互改(同伴互助),是一种互助反思,重点解决通过独立辨析而没有解决的共性问题。互助辨析时应按照差、中、优的顺序发言,充分发挥优生在学习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互助辨析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到各小组了解互评互改情况。互助辨析结束,可以让各小组交流辨析情况,以收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实现辨析成果的共享。
——引导辨析,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引导反思,重点解决通过独立辨析、互助辨析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是考评课的“重中之重”,必须耗时、着力、突出。引导辨析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学生质疑学生释疑,解决这个小组不能解决而别的小组能够解决的疑难问题,实现组际之间的交流。第二步是学生质疑老师释疑,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都不能解决的思维难度大的问题,老师应该先点拨思路,再让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步是老师质疑学生释疑,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请学生来讲,这既起到检验组内互评互改的作用,同时也引起全班同学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总之,错例辨析环节一定要以“辨”为核心,以“辨”促思,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丰富学生的辨析形式,把学生的思维全面诱入学习活动之中,突出反思性学习的实效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自评、互评与点评相结合,学生、教师之间多交互,说理、比较、选择、讨论、暴露、探究相补充。
平行性练习:在错例辨析环节之后,有必要安排一定数量难度相当但形式稍有变化的练习来验证思辨的效果,要把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放到新的教学情境中,检查辨析的效果,起到稳固教学思想方法、提升学习自信之功效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的责备,不能繁琐的讲解,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能让学生表述的先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练习的先让学生练习,教师真正做到主导,成功的扮演课堂教学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课堂小结:是学习体验的外化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心得,在畅谈学习收获和质疑释疑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成技能技巧。
提升练习:意在强化学习体验,反馈学习效果。设计独立练习时要跳出就题论题、就事论事的思维局限,这时的练习应该有一定的综合性,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宽度。对学生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要多变换题型,通过变式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训练习题可以采取学生自己出题、组内同学相互出题、组与组之间相互出题、老师出题等方法进行。
考评课也可以按照“谈话切入——题析导航——错例辨析——课堂小结——独立练习”或“考情透析——归类例析——针对补偿——课堂小结——练习达成”的流程设计。设计考评课应充分考虑到各板块间的交互性。
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这是一条不变的定律,适用于所有学段、所有课型。所以在设计考评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思辨活动之中,作到问题能自辨、疑难能自诀、困难能自克。
四、案例举证:
下面我们就本学期第七单元考评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评讲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效果检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思辨式学习,使学生明确自己错题的失误原因。
2、通过对比辨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促成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等学习语文的好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重点:目标2
四、教学过程:
㈠考情分析
(1)通报本次考试的及格人数、优分人数。本次考试参考人数41人。总分3667分。及格人数40人、优分人数40综合指数94.85分。
(2)推出班级明星及进步特别大的学生。鼓掌鼓励并请他们谈感想。这次考试的满分者有:汪夏禹 张悦 喻雪莲 敖耀星 陈星溢 等五位同学。学生推出考不败的汪夏禹同学又是这次的班级明星。掌声欢迎他上台谈学习经验和体会;进步最快的的是陈星溢和敖耀星同学,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的进步表示祝贺!有请两位上台谈感想和学习经验。
㈡ 典型错例辨析:
1、独立辨析:
要求:认真看错题,独立思考,将错题分为两类,用“!”表示马虎了,用“?”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做。将自己能独立更正的题目更正后在小组内交流。
2、互助辨析:
要求:将自认为做不到的题提交学习小组(4-5人),请组内同学帮忙讲解。顺序为分数相对较低的同学先提交解决,逐个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在班级集体辨析前设计独立反思及小组辨析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首先自己发现失误,如果自己发现不了,那么小组能合作解决的最好在组内解决,学生相互间讲解的效果要比老师讲的效果好。】
3、引导辨析:老师针对错误较多的题进行班级集体性辨析。
⑴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本应该写“十分”而有好几位同学写成了“时分”;本应该写成“时间”而有几位同学写成了“十间”;本应该写成“公共汽车”而写成了“公共气车” 。
教法:说理辨析。即请错误学生说当时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找病因,帮忙纠正。再请正确的学生说思维过程,其他同学“欣赏”。
⑵第三大题“写反义词”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把“短”的左右结构写反了;二是把“冷”的反义词写成了“淡”;三是把“开”的反义词写成了“并”。
教法:对比辨析。即教师板书错例,请生辨论。
⑶第六大题“用偏旁和字组成新字”出现了组的不是字的情况。
教法:选择辨析。请出错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的理由,其他学生进行反驳辩论
⑷第八大题“看图写话”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把图写完整。先请对图画内容观察仔细、写的比较完整的、词用得好的、语句通顺的学生把自己写的话念给大家听。再请大家分析、评议,体会出自己写的不完整的地方。
【设计意图:班级辨析环节,教师找出典型错例,让大家通过多种形式对比、辨析,发现自己失误的根本症结,从而加深印象,确保下次不再犯此类错误。】
4、解疑辨析:
谁还有困惑,请举手示意,老师将邀请同学帮忙解决,如果同学们不能帮你,老师来帮你,好吗?
【设计意图:班级辨析仅能解决共性失误,针对个性失误依然不会做的,要给此类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优生的一种“考验”】
5、更正辨析:通过刚才的思辨,同学们已经明确了答题错误的原因,请同学们独立地把错题更正过来。
㈢针对考情进行补偿练习:
㈣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考试以及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经验、教训和收获?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大家说?
(五)提升练习:
五、学生的收获,我们的幸福
这种生本理念下的单元考评,既弥补知识缺漏,又夯实“双基”;既创设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并尊重他们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意见,激励他们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又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对语文单元考评的体验;既重视了共性问题,也关照了个性问题;既让学生在思中辨,辨中思,激活了思维,又突出了备考评课最重要的任务——设计好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在我们的生本语文教学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语文文化、语文素养,是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是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单元考试就是帮我们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是不是合格到位了,如果没学好那么考试成绩就不理想,但同时也告诉学生哪里没学到位,他就能及时改正弥补过来。考试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看清自己哪里的知识还没学好,以便及时补过!
二、单元考评更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对考试的总结。那么又如何才能做好考试的总结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做好单元考评。要想做好单元考评就得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考评课。可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备考评课,把考评课备成了质量分析,究竟考评课与质量分析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通过学习和探讨基本上弄明白了两点:
一是指向不同,考评课指向学生的学,质量分析指向教师的教;
二是功能不同,考评课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典型错例辨析,主要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能操作,属于一种备课形式。而质量分析是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的阶段性反思,主要用于指导后续性教学,属于教学工作总结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进行单元考评的流程
生本理念下考评课的课型特点是,紧密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设计考情分析,⑴树立榜样——⑵自我反思查找失误——⑶小组辨析,合作交流——⑷班级辨析,解决共性失误——⑸质疑问难,解决个性问题——⑹强化练习等环节,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既解决共性失误,又能解决个性问题的教学目的。
所以在备课时要注意:备课前,教师要认真阅读分析学生的试卷,对总体情况作到了如指掌,对成绩、问题做到烂熟于心,对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中,要认真揣摩学生的答题心理,要备如何抓共性问题,如何引导错例辨析(方法与策略),如何设计矫正练习等,力求使教学预设在课堂上能操作。备课后,要注重细节完善,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规划,每个问题答问对象的选择,可能生成问题的预判等。
在教学流程及各环节操作方法上,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切入——错例辨析——平行练习——课堂小结——提升练习”的流程设计考评课。
教师大约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测试结果,并向学生提出本堂课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所准备。教师在谈话的时候,应恰当把握分寸,对全班同学的成绩应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对进步比较大的同学要大肆表扬,对差一点的学生也不要忘了给予鼓励,使之树立学习的信心。要让学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避免出现考试焦虑。这是考评课的开端。
错例辨析是考评课的核心,可分“独立辨析、互助辨析、引导辨析”三个阶段进行,实现辨析内容的全覆盖。
——独立辨析,强调自评自改,是一种自我反思,重点解决因学习品质不好而带来的个案错误。要求学生先分析错因,再进行更正,最后把自评自改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互助辨析,强调小组内互评互改(同伴互助),是一种互助反思,重点解决通过独立辨析而没有解决的共性问题。互助辨析时应按照差、中、优的顺序发言,充分发挥优生在学习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互助辨析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到各小组了解互评互改情况。互助辨析结束,可以让各小组交流辨析情况,以收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实现辨析成果的共享。
——引导辨析,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引导反思,重点解决通过独立辨析、互助辨析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是考评课的“重中之重”,必须耗时、着力、突出。引导辨析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学生质疑学生释疑,解决这个小组不能解决而别的小组能够解决的疑难问题,实现组际之间的交流。第二步是学生质疑老师释疑,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都不能解决的思维难度大的问题,老师应该先点拨思路,再让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步是老师质疑学生释疑,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请学生来讲,这既起到检验组内互评互改的作用,同时也引起全班同学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总之,错例辨析环节一定要以“辨”为核心,以“辨”促思,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丰富学生的辨析形式,把学生的思维全面诱入学习活动之中,突出反思性学习的实效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自评、互评与点评相结合,学生、教师之间多交互,说理、比较、选择、讨论、暴露、探究相补充。
平行性练习:在错例辨析环节之后,有必要安排一定数量难度相当但形式稍有变化的练习来验证思辨的效果,要把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放到新的教学情境中,检查辨析的效果,起到稳固教学思想方法、提升学习自信之功效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的责备,不能繁琐的讲解,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能让学生表述的先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练习的先让学生练习,教师真正做到主导,成功的扮演课堂教学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课堂小结:是学习体验的外化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心得,在畅谈学习收获和质疑释疑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成技能技巧。
提升练习:意在强化学习体验,反馈学习效果。设计独立练习时要跳出就题论题、就事论事的思维局限,这时的练习应该有一定的综合性,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宽度。对学生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要多变换题型,通过变式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训练习题可以采取学生自己出题、组内同学相互出题、组与组之间相互出题、老师出题等方法进行。
考评课也可以按照“谈话切入——题析导航——错例辨析——课堂小结——独立练习”或“考情透析——归类例析——针对补偿——课堂小结——练习达成”的流程设计。设计考评课应充分考虑到各板块间的交互性。
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这是一条不变的定律,适用于所有学段、所有课型。所以在设计考评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思辨活动之中,作到问题能自辨、疑难能自诀、困难能自克。
四、案例举证:
下面我们就本学期第七单元考评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评讲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效果检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思辨式学习,使学生明确自己错题的失误原因。
2、通过对比辨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促成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等学习语文的好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重点:目标2
四、教学过程:
㈠考情分析
(1)通报本次考试的及格人数、优分人数。本次考试参考人数41人。总分3667分。及格人数40人、优分人数40综合指数94.85分。
(2)推出班级明星及进步特别大的学生。鼓掌鼓励并请他们谈感想。这次考试的满分者有:汪夏禹 张悦 喻雪莲 敖耀星 陈星溢 等五位同学。学生推出考不败的汪夏禹同学又是这次的班级明星。掌声欢迎他上台谈学习经验和体会;进步最快的的是陈星溢和敖耀星同学,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的进步表示祝贺!有请两位上台谈感想和学习经验。
㈡ 典型错例辨析:
1、独立辨析:
要求:认真看错题,独立思考,将错题分为两类,用“!”表示马虎了,用“?”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做。将自己能独立更正的题目更正后在小组内交流。
2、互助辨析:
要求:将自认为做不到的题提交学习小组(4-5人),请组内同学帮忙讲解。顺序为分数相对较低的同学先提交解决,逐个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在班级集体辨析前设计独立反思及小组辨析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首先自己发现失误,如果自己发现不了,那么小组能合作解决的最好在组内解决,学生相互间讲解的效果要比老师讲的效果好。】
3、引导辨析:老师针对错误较多的题进行班级集体性辨析。
⑴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本应该写“十分”而有好几位同学写成了“时分”;本应该写成“时间”而有几位同学写成了“十间”;本应该写成“公共汽车”而写成了“公共气车” 。
教法:说理辨析。即请错误学生说当时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找病因,帮忙纠正。再请正确的学生说思维过程,其他同学“欣赏”。
⑵第三大题“写反义词”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把“短”的左右结构写反了;二是把“冷”的反义词写成了“淡”;三是把“开”的反义词写成了“并”。
教法:对比辨析。即教师板书错例,请生辨论。
⑶第六大题“用偏旁和字组成新字”出现了组的不是字的情况。
教法:选择辨析。请出错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的理由,其他学生进行反驳辩论
⑷第八大题“看图写话”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把图写完整。先请对图画内容观察仔细、写的比较完整的、词用得好的、语句通顺的学生把自己写的话念给大家听。再请大家分析、评议,体会出自己写的不完整的地方。
【设计意图:班级辨析环节,教师找出典型错例,让大家通过多种形式对比、辨析,发现自己失误的根本症结,从而加深印象,确保下次不再犯此类错误。】
4、解疑辨析:
谁还有困惑,请举手示意,老师将邀请同学帮忙解决,如果同学们不能帮你,老师来帮你,好吗?
【设计意图:班级辨析仅能解决共性失误,针对个性失误依然不会做的,要给此类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优生的一种“考验”】
5、更正辨析:通过刚才的思辨,同学们已经明确了答题错误的原因,请同学们独立地把错题更正过来。
㈢针对考情进行补偿练习:
㈣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考试以及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经验、教训和收获?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大家说?
(五)提升练习:
五、学生的收获,我们的幸福
这种生本理念下的单元考评,既弥补知识缺漏,又夯实“双基”;既创设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并尊重他们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意见,激励他们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又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对语文单元考评的体验;既重视了共性问题,也关照了个性问题;既让学生在思中辨,辨中思,激活了思维,又突出了备考评课最重要的任务——设计好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在我们的生本语文教学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语文文化、语文素养,是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是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23/8/24 21:04:38
- 【点击频次】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