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育教学中怎样关注体育学习困难生

 

【作者】 朱兴喜

【机构】 菏泽市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形势下,对于那些智力、体能水平发展正常,达不到体育教学要求的学习困难生,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正面引导、激发斗志,分层教学、化难为易,重视沟通、以情促教,及时肯定,树立信心等策略,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取得了不错的实效。
        关键词:体育学习困难生转化策略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的有关精神,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的要求,我区自2008年起开始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引起了社会各方强烈反响,作为利益直接相关的广大学生家长,更是对孩子的体育成绩投以空前的关注,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体育成绩,以求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站稳脚跟。作为体育教育者,我们也因此面临着一个必须努力解决的难题:如何从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依据动作技能的形成和身体锻炼的基本规律,对体育学习困难生进行有效转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1体育学习困难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1.1运动能力有缺陷:一些学生由于身体机能、形态或素质等方面有缺陷,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1.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因身体矮小、肥胖或瘦弱等而自卑、胆怯。
        1.3体育学习动力不足: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差,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1.4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比较单调且持续时间长的项目难以坚持,练习时缩手缩脚,害怕受伤害。
        1.5环境因素: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处在不接触或很少接触体育运动刺激的环境中,认识能力未能充分发展,缺少参与体育活动所应具备的起始行为。
        2体育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探索
        如何有效地做好体育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2.1正面引导,激发斗志
        “在别的方面我都好,要是体育方面也不错,那该多好啊”,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想法,多数体育学习困难生内心其实非常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对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主动焕发斗志,勇敢面对困难。当他们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巩固并扩大战果。
        2.2分层教学,化难为易
        体育学习困难,多数情况是体育成绩不佳造成的。一个学生如果面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一窍不通,面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豪无办法,每次考核总是不及格,他能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对自己充满信心吗?因此,教学中一定要设置切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标准,将“跳一跳摘到苹果”的原理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教学同一技术动作时,适当降低高度和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逐步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在反复的“树立目标——努力——达成目标——体验成功——树立较高目标——继续努力”的过程中,自信心一定可以断增强,动作技能也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此外,教师还应学会运用一些简单有用的组织技巧,如分组练习时应尽量把困难生分在一起,以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等。
        2.3重视沟通,以情促教
        体育困难生在老师面前,常表现出不满、反感、抵触等不良情绪,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十分矛盾的。他们表现出顶撞、满不在乎的同时,却热切期待老师的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教师应当以宽容的心态,放下架子,走近他们,理解他们。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如果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在教学中就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乃至冲突。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进行沟通,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是关心的,并不因为他们体育学习困难而冷落他们。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要求,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想干什么,用心去感化他们。关心他们就是心中装着他们,行动上服务于他们,情感上亲近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并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拥护。当他们自感练习困难而躲躲闪闪或害怕练不好受老师批评时,教师要主动上前询问原因,分析动作原理,让他们明白任何技能总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一步一步来的,只要肯吃苦,付出努力总会有回报。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及时纠正不规范的练习,这也是转化体育学习困难生的重要环节。
        2.4及时肯定,培养信心
        关心爱护体育学习困难生既是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教师只有热爱、关心学习困难生,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教师除了在课前了解“体育困难生”的情况外,还要重视在课堂中激发他们的练习欲望,唤醒他们参与练习的主动意识。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体育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褒奖乐学、爱学、善学的学生,同时还要及时表扬体育学习困难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耐久跑的学练是大多数学习困难生感到“恐惧”的项目,他们觉得这种项目枯燥、乏味、苦累,因而在训练时总是敷衍应付,出工不出力。但耐久跑的确是体育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能综合反映出学生耐力水平,意志品质等情况,也是上海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必测的体能项目。对于这个项目,教师首先要鼓舞“士气”,淡化“耐久跑”的提法,其次要教给方法,让学生掌握耐久跑所必需的合理呼吸及体力分配方法,此外,还可找一些耐力好的学生陪跑。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学困生对训练的恐惧,有助于他们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困难生成绩都能获得显著提高,从不及格到接近及格直至完全及格。
        总而言之,体育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要从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及心理需要出发,有的放矢的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耐心细致地帮助指导,循序渐进地持续提高。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千方百计去提高,大胆尝试,积极创新,创设恰当的学练环境,激活学习兴趣,抓好课堂效率,体育学习的困难就一定可以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
        1、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
        2、朱继双《发挥体育教学优势,转化困难生》体育教学2002第5期
        3、《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23/8/24 21:01:36
  • 【点击频次】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