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四“书”五“经”
【关键词】 ;
【正文】 新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一线教师是等待观望还是时不我待?是熟视无睹还是身体力行?是“新鞋走老路”还是“换汤又换药”?究而竟之,我们该忙些什么?不管怎么改,必须从基本的做起。我认为要用好四“书”,念好五“经”!
一、四“书”
1.精读“课标”书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理念,广大一线教师应主动自觉地学习理论,只有自觉给自己“洗脑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作为。学理念,提理论;看经典题型,找考试突破口。
2.研读“教师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种资料鱼目混珠。为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应试资料的干扰,真正把教师教学用书摆在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位,认真学习,仔细阅读。我们要正确借鉴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建议,合理运用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资料。教师教学用书在某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但毕竟瑕不掩玉,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和首要用书。
总之,我们既要用好“教参”,又要不唯“教参”。
3.细读“教材”书
教材应该是教师的好帮手,教学中用的图片、历史材料、新科技知识,教材都有一些,教师工作很忙,有了这些,就不必事事自己去找,要充分利用。
许多老师问,哪套教材最好?综合地看,我自然认为人教版的教材最好。但是客观地讲,其他几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各自的优点,教师上课不能只看一套书,要博采众长。与旧教材对照。凡是变了的,一定是按新课程的理念有所思考的,为什么这样变,老师们想一想就会有收获。
一句话,教材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不是教材的奴隶。
4.常读“教辅”书
“教辅书”是对课堂教材的深入和补充。教辅浓缩了每一课的精华,它还提供了课后习题,都是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略有提高,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课堂重点。
选择教辅也应该因人而异,如果您的孩子在做完每天的家庭作业后,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教辅进行预习和复习,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后习题。
教师要以练带讲,以讲导练。拓展知识,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点拨思路,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二、五“经”
1.遵守“道德经”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遵循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原则,从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会以分数取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难免遇过激动行为。比如:题错了罚抄10遍、100遍;上课捣乱就罚学生站或赶出教室等这些做法。但是我认为这对于教学没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不能用时间洗掉的阴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把握“课堂经”
新教师和一些老年教师为何成绩上不去,就是课堂效益差。
“细节决定一切”,课堂的把握要注意一些细节:
(1)学生行为规范。
(2)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3)注意课堂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如果学生乱,你讲的再好也没用,这时你可以夸一夸坐的好的孩子。故事、游戏、活动等手段吸引学生,我常用的是“挺”。
(4)把要学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活动中,多举生活例子。
(5)小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知识的连接,多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到新内容。尤其注意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联系。
(6)脚踏实地。每个知识必须使80%以上的学生当堂掌握。
(7)就一反三。教师要心中有题,例题教学时,根据类型举出相应的不同题型。如:圆的周长与面积
(8)积极进行评价。激励、表扬的语言千万不吝啬。
3.抓实“练习经”
故事:《我讲不来但我练得来》。一天到某校听课,一位老师讲《两位数的乘法》,一堂课不知所云,学生们根本不会,交流时,大家给他提出许多建议,这位老师冒出一句话“我讲不来但我练得来,我的成绩不差哈”!
练习的精华是:通览练习题,心中有题;常练易考题;精练易错题。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练,扩大“检测”时间,待到下课时才收检测本子或卷子,教师课后再批改。我们认为,练习课上从“准备”到“检测”,学生足足练习了30分左右时间,一味追求多练,学生会厌倦。
4.突出“检测经”
(1)考试前,做到“一个目标二点要求三温馨提示”。
A.一个目标:就是每次检测前要给学生一个“目标”指令。
B.二点要求:
a.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晰。
b.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C、三个温馨提示:a.多列竖式,确保每道计算正确。
b.仔细检查,勿忘“单位”和“答语”。
c.先易后难,不留一处空白。
(2)讲评试卷时要注意:
A.及时讲评试卷
B.“三步曲”讲评法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题则需要"仔细剖析"。采用三“步”曲,在试卷上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第一步,讲评“易错题”。 对于学生错误率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此类题不宜讲得过多,只讲4——5道题就行了,必须要求每个同学掌握,并记录在“错题集”上。
第二步,讲评“易考题”。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经常考试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此类题要重点讲评,至少要有80%的学生能解决。
第三步,讲评“灵活题”。对灵活性较强的新题型要“透彻”。此类题要精选1——2道,精讲。
C.及时练习与反馈
D.关注每一个学生
E.举一反三,适当延伸
5.务实“辅导经”
(1)差别辅导。了解学生ABCDE段情况,找出跨“段”生。
(2)个别辅导。尤其是对后进生。
(3)针对辅导。对学习优秀并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适当的补充教材,指导其自学。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的方法,要加强个别辅导,多鼓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进步。坚决反对厌恶、排除、歧视、放弃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
(4)重点辅导。对易考点、易错点进行辅导。
(5)教师辅导的计划、辅导的内容、辅导的对象应体现在辅优补差记录薄上。
只有用好四“书”,念好五“经”,扎实基础、讲求实效、用心教学、勤奋耕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升。
一、四“书”
1.精读“课标”书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理念,广大一线教师应主动自觉地学习理论,只有自觉给自己“洗脑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作为。学理念,提理论;看经典题型,找考试突破口。
2.研读“教师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种资料鱼目混珠。为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应试资料的干扰,真正把教师教学用书摆在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位,认真学习,仔细阅读。我们要正确借鉴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建议,合理运用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资料。教师教学用书在某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但毕竟瑕不掩玉,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和首要用书。
总之,我们既要用好“教参”,又要不唯“教参”。
3.细读“教材”书
教材应该是教师的好帮手,教学中用的图片、历史材料、新科技知识,教材都有一些,教师工作很忙,有了这些,就不必事事自己去找,要充分利用。
许多老师问,哪套教材最好?综合地看,我自然认为人教版的教材最好。但是客观地讲,其他几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各自的优点,教师上课不能只看一套书,要博采众长。与旧教材对照。凡是变了的,一定是按新课程的理念有所思考的,为什么这样变,老师们想一想就会有收获。
一句话,教材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不是教材的奴隶。
4.常读“教辅”书
“教辅书”是对课堂教材的深入和补充。教辅浓缩了每一课的精华,它还提供了课后习题,都是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略有提高,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课堂重点。
选择教辅也应该因人而异,如果您的孩子在做完每天的家庭作业后,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教辅进行预习和复习,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后习题。
教师要以练带讲,以讲导练。拓展知识,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点拨思路,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二、五“经”
1.遵守“道德经”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遵循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原则,从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会以分数取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难免遇过激动行为。比如:题错了罚抄10遍、100遍;上课捣乱就罚学生站或赶出教室等这些做法。但是我认为这对于教学没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不能用时间洗掉的阴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把握“课堂经”
新教师和一些老年教师为何成绩上不去,就是课堂效益差。
“细节决定一切”,课堂的把握要注意一些细节:
(1)学生行为规范。
(2)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3)注意课堂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如果学生乱,你讲的再好也没用,这时你可以夸一夸坐的好的孩子。故事、游戏、活动等手段吸引学生,我常用的是“挺”。
(4)把要学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活动中,多举生活例子。
(5)小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知识的连接,多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到新内容。尤其注意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联系。
(6)脚踏实地。每个知识必须使80%以上的学生当堂掌握。
(7)就一反三。教师要心中有题,例题教学时,根据类型举出相应的不同题型。如:圆的周长与面积
(8)积极进行评价。激励、表扬的语言千万不吝啬。
3.抓实“练习经”
故事:《我讲不来但我练得来》。一天到某校听课,一位老师讲《两位数的乘法》,一堂课不知所云,学生们根本不会,交流时,大家给他提出许多建议,这位老师冒出一句话“我讲不来但我练得来,我的成绩不差哈”!
练习的精华是:通览练习题,心中有题;常练易考题;精练易错题。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练,扩大“检测”时间,待到下课时才收检测本子或卷子,教师课后再批改。我们认为,练习课上从“准备”到“检测”,学生足足练习了30分左右时间,一味追求多练,学生会厌倦。
4.突出“检测经”
(1)考试前,做到“一个目标二点要求三温馨提示”。
A.一个目标:就是每次检测前要给学生一个“目标”指令。
B.二点要求:
a.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晰。
b.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C、三个温馨提示:a.多列竖式,确保每道计算正确。
b.仔细检查,勿忘“单位”和“答语”。
c.先易后难,不留一处空白。
(2)讲评试卷时要注意:
A.及时讲评试卷
B.“三步曲”讲评法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题则需要"仔细剖析"。采用三“步”曲,在试卷上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第一步,讲评“易错题”。 对于学生错误率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此类题不宜讲得过多,只讲4——5道题就行了,必须要求每个同学掌握,并记录在“错题集”上。
第二步,讲评“易考题”。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经常考试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此类题要重点讲评,至少要有80%的学生能解决。
第三步,讲评“灵活题”。对灵活性较强的新题型要“透彻”。此类题要精选1——2道,精讲。
C.及时练习与反馈
D.关注每一个学生
E.举一反三,适当延伸
5.务实“辅导经”
(1)差别辅导。了解学生ABCDE段情况,找出跨“段”生。
(2)个别辅导。尤其是对后进生。
(3)针对辅导。对学习优秀并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适当的补充教材,指导其自学。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的方法,要加强个别辅导,多鼓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进步。坚决反对厌恶、排除、歧视、放弃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
(4)重点辅导。对易考点、易错点进行辅导。
(5)教师辅导的计划、辅导的内容、辅导的对象应体现在辅优补差记录薄上。
只有用好四“书”,念好五“经”,扎实基础、讲求实效、用心教学、勤奋耕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升。
- 【发布时间】2023/6/29 19:52:32
- 【点击频次】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