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质量

 

【作者】 潘红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目前,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大好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学生技能与现实生活对接、与人文关怀密切联系。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又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职教人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我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一名老教师,从教近6年了,从过去的课堂五大环节到现今的兴趣、趣味教学感受颇深。过去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重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训诫,轻技能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生活实用性相脱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同时也影响了专业课的质量提高。现如今要圆满完成电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就必须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集思广益,开发兴趣教学手段,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不同表现得以面对自如。下面我就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从教实践经验,谈一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灵感的教学体会。
  一、打破课本课堂的常规教学束缚,探索兴趣培养,拓展学生知识面,明确课堂教学的根本
  传统专业教学始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重任,把专业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重概念和原理,轻实践;重知识认知,轻技能和情感意志培养;重知识储存与记忆,轻知识的转换和应用。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电子书籍,走市场、常调研、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大比武兴趣表演,号召学校其它专业共同参与到本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质疑好问,学会沟通,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习灵感。
  二、教师要学会放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传统教学模式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电子专业技能课要优化的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重视师生互动,采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保证实施效果:
  1.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差生”则不闻不问,甚至被动员休学退学,有些学校分快慢班,座位排列也是按照成绩分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这种做法正是对学习主体的挑剔和歧视,与新课标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作为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而且,要蹲下来看学生,要和学生平等沟通,理解学生各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让曾经备受冷落的学生感受教师的关心和班级的温暖。只有做到不挑剔学生,不歧视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突显。
  2.教师要敢于放,课堂中勤于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能叙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叙述,学生能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能发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能提问的尽量让学生提问。整个课堂上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操作、自主讨论、互帮互助、互督互查,洋思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是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而教师的教仅仅是必要时的引导、更正、点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模式得以实施,新课改精神得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何乐而不为?
  三、开发模拟教具,增加兴趣引导。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专业课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又枯燥乏味。听着设备的转动生学生本身的性格差异就产生了不同态度的对待。尤其刚入校的学生对专业的方向和目标还没能建立起来的时候也很难对专业产生兴趣。所以单靠教师的说教,学生会听得索然无味甚至根本不听。我动脑筋,想办法,采用了制作教具的多项模拟化,形象逼真。将1:1的教具模型缩减到1:2比例,在实际教具的款式正规颜色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老、陈、旧更新为新、奇、特,以更多的去抓学生的眼球为设计教具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课堂内容,我就带着相配套的教具和结构制图样版,即省了课堂画图的时间,又开拓性的将款式变化的原理通过教具和版型进行了学习,课堂上产生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其次,我还利用社团、教科研活动时间把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起来,将学生专业作品的图片、录像、声音、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通过屏幕的播放看到自己作品的展示,同学们无不露出自豪和自信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们找回了自信和看到了未来。
  创新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广大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学,更要不断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总结、积累、创新、实践。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学到有用的专业技能,将来能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受益终生。
  • 【发布时间】2023/6/29 19:41:14
  • 【点击频次】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