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评价在识字教学中绽放魅力

 

【作者】 黄卫香

【机构】 沙田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汉字的效果,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表扬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运用引导评价对学生学习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再次,运用欣赏评价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欣赏的魅力,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汉字的有效性。
  关键词:欣赏  表扬   引导  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希望得到别人的正确评价,因为这种评价实际上是别人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一种肯定和赏识,它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让评价成为营造一个和谐氛的载体,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吸引力,成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一种牵引力,成为学生学习汉字的一种动力。
  一、表扬评价,复习汉字
  学生在汉字的学习时,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去辨别,对一些汉字在记忆中出现了模糊,甚至在书写中写成错别字。那么,如何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呢?为此,在汉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辨字形,理解字义,记住汉字的结构和写法,掌握汉字的规律,不断提高汉字的认识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生字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汉字,是学生对它的音形义不够理解,如在课文中的生字有着特殊的意义。如“好”字,古代造字的时候,它从好的方面作为造字的出发点,认为一个家庭,有女儿就用一个“女”字表示,有儿子用“子”字表示,有女儿和儿子才能算是最“好”,即是“女”字和“子”字两个部首加起来就是一个“好”字。因此,当教学生认识汉字时,教师从部首去理解,从字义理解,这样,学生掌握汉字就更容易了。又如教“打、拍”这二个生字,如何让学生去认识和掌握汉字呢?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启发学生如何去理解?有的学生说:“这二个汉字都是提手旁,都和手有关,如打球、拍球。”这时,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位学生肯动脑筋,能联想字义字形记住生字,值得同学们学习。”这位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神情飞扬,其他同学也纷纷争着回答,有的说:“扫地这个‘扫’字也以手有关,没有手是不能扫地的。”有的说:“‘抱’字只用手,才能把东西抱起来或者抱住。”学生的踊跃回答,使每一个汉字充满了不同的记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在评讲中教学生学好汉字。教师在批改生字时,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写错别字,为了杜绝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正确找出字与字之间的相同之处,找出区别的地方,再进一步认识汉字的含义,才能达到正确掌握汉字。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生字批改时,发现学生抄写的“周未”中的“末”字写成“未”字。在评讲时,教师出示“末”字,学生一看就说:“这是昨天学习的。”教师表扬同学后,接着在黑板写上“未”字,问学生这叫什么字,学生说:“‘未’”字。教师在表扬同学们记忆好地基础上,启发学生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是什么不同意思,学生说“末”字,指,末梢,或者最后,终了的意思。而“末”字指的是不曾、没有、没有达到的意思,教师也表扬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字的意思,接着启发学生“末”与“未”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说:“末”字第二横是短,而“未”字第二横是长的。”这时,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教师表扬同学:“同学们观察很认真,很细致,不仅从字形的结构去区别,而且从字义去理解,很有独立思考能力。”
  二、引导评价,联想识字
  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才能激了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才能融入学习的情境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汉字,提高汉字的学习能力。
   1、借助词义掌握汉字。每个汉字都有它特定的字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汉字时,通过掌握汉字的字义入手,提高汉字的认识能力。如教《井底之蛙》中的“蛙”字,教师教会学生读“蛙”字以后,然后提问学生:“你们是怎样记住“蛙”字的?”有的学生说:“我看见一片土地,有许多虫子在飞舞。”教师故意疑惑,哪有一片土地和虫子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说一下你的理由?“你看这个“蛙”,左边是“虫”字,右边是有两个“土”字组成,合起来就是一个“蛙”字,意思是这个青蛙在土地上生长,以虫为食。”教师高兴笑着说:“老师佩服你的想象力,不仅想象得丰富有趣,而且把“蛙”字说得很有道理,甚至也很容易记住了“蛙”字的写法,真了不起。”学生听了老师的评价,脸上露出了笑容,享受着被老师尊重的快乐。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和表扬,是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是学生高效地认识生字和掌握生字的动力。
  2、借助语境掌握汉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学生认识汉字的能力,教师让学生将汉字寓于语境中。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的生字,其中有一个“蘸”字,不但笔划多,而且也很难书写。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运用寓意的方法记住汉字。于是启发学生说:“你们是怎样掌握这个汉字的?想一想,看谁最有办法?”第一个学生小东站起来说:“我是这样记住生字的,这个字上下结构,上面是“卄”字头,下面的左边是‘酉’字,右边是烧“焦”的焦字。然后将三个字加起来(卄+酉+焦”=蘸)就是“蘸”字,这时,教师走到他面前说:“祝贺你,你真聪明,能将这个字由复杂变为简单。”接着,又启发学生:“如果我们将这草字头和焦字去掉,剩下的是“酉”,它应该怎样读?”第二个学生小强同学回答:“我刚查字典,‘酉’读you,在十二生肖中它表示‘鸡’的意思。”这时教师马上表扬他:“你回答对了,你是一个肯动手,肯动脑筋的学生。”这时,他得意洋洋地笑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住它?”小何同学说:“有一种水果叫香蕉,‘一’字如‘西’字合起来就是 ‘酉’字,加上蕉字。就是 “蘸”字。话音刚下,另一个马上接着说:“老师,他这种方法不好记忆,我的记法生动有趣。”“真的吗?你能不能说给同学听?”“小时候,我与小伙伴抓迷藏,我扮演小鸡,当有人来捉时,小鸡钻进芭蕉树底下藏起来,这就是一个“蘸”字。”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上握着他的手:“你太棒了,能将汉字编成一个故事,让人听后回味无穷。他在掌声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脸上写满了自信。事实说明: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和鼓励性评价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使他们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在快乐学好汉字。 
  三、欣赏评价,掌握汉字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解答问题的能力如果得到老师的欣赏,不但能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而且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欣赏,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更加努力。 
  1、鼓励学生根据字理认识汉字。为了让学生掌握汉字,了解汉字的内蕴,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并利用汉字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如教“嬉戏”这个生词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你们是怎样记着这个汉字的。”这时有学生说:“‘又’字表示手,‘戈’字表示刀枪?这个人手拿着刀枪,就是“嬉戏。”这时,有个学生说:“在古代女子喜欢舞刀弄枪,所以‘嬉’字,右边加上一个‘女’字旁,右边是一个‘喜’字,这时,教师说“嬉戏”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指玩耍玩得很高兴的样子,当这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表扬他:“你是一个善于思考,根据字的结构去想象其表达的含义,并记住这个字,很值得学习。”这个同学中听后笑容绽放,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欣赏中学习汉字。欣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探究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如教《北京》一课中的生字“阔”的时候,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说:“你们用什么办法将这个汉字记住?”有的学生说:“门里藏一个活字,就是‘阔’字。”这时教师对他说:“你这种记忆方法不错,既简单又直接,又能将汉字的特点记住,是一个肯动脑的学生,还有更妙巧妙的记忆方法吗?”这时,有的学生说:“一个活字,得打开门看全世界,这是多么广阔啊!这个字就是‘阔’字。”这时老师不懂说:“这种记忆不错,但是,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记忆?”“因为这个字里面有一个‘活’字,我把它想象一个人快乐生活,外面是一个‘门’字,于是想象是打开门看外面的世界,一望无际,就是‘阔’字。”同们一听,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谁运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其它汉字?”小张说:“我是这样记住这个‘炮’字,有火便是炮,‘炮’字。小东说:“我也用这种方法记住‘饱’字,有饭就能使人吃得饱。”还有小强说:“有衣穿就是长袍,于是记住了这个‘袍’字。”由于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从中掌握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激励的评价语言艺术,虽不是蜜,但逞是粘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它让我们看到一张张阳光的灿烂的脸,听到的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李小海:《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策略》 ?《小学教学》2009年第12期 
  2、孙强东:《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探究》  《教育与科研》2010年第2期 
  3、宁国远:《走进语文课程,提高的语文能力》 《教育与科研》2000年第4期 
  • 【发布时间】2023/6/29 19:40:33
  • 【点击频次】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