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主持人社团在小学阶段的探索
【关键词】 ;
【正文】(一)试论开展的意义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去学习兴趣班,而小学这个阶段,孩子在性格、能力形成的早期阶段,如何让孩子积极向上的发展,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演兴趣和习惯,也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进行小主持人班朗诵班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孩子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表演的能力,让孩子更加自信:从胆怯害怕到充满信心大胆展示;让孩子能言善辩:从不敢说话到轻松与他人沟通交流;让孩子展示自我:从不会表现自己到乐于表现自己的特长;让孩子懂得礼仪:从不知如何接待客人到会运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让孩子学会才艺:从不会表演节目到活灵活现表演绕口令、快板、相声、讲故事、主持节目等;让孩子发音标准:从满口方言到逐步学会标准的普通话,享受标准发音美感。
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学校的特色教育。
(二)开展的条件形式
开展条件:
1.学校提供支持:场地设置、学生学习资料打印准备
2.必要师资支持:要有具备该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的辅导,其他老师配合完成。
3.保证活动时间:荣泰小学开展的时间是每周一次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天早间的7:45---7:55。
开展形式:社团运作模式:统一管理、集中授课、逐层指导、循序渐进。
1.小班授课。互动性教学,老师可根据学员特点进行个案辅导。
2.提高孩子的自信、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力。
3.在表演班的学习成果以汇报演出等形式全面向家长展示。
(三)社团的培养目标
1.让孩子登上自信的舞台,展示最好的自己。
2.让孩子拥有清晰的口齿和良好的语言表达。
3.流利的绕口令、生动的寓言、优美的诗歌,让孩子在作品中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
4.新颖的思维发散方法让孩子在语言游戏中得到思维的开发训练,拥有主持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四)基本的课程安排
1.语音基础: 普通话语音(声母、韵母、儿化、变调等)、发声、绕口令、口部操等
2.朗诵稿件: 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
3.演讲与口才:演讲、语言表达、即兴说话训练等
4.思维发散: 即兴口语表达、小栏目主持、思维拓展训练、小记者采访等
5.主持人形体:主持人台风训练、态势等
(五)社团开展诵读经典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1.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10首。
●小学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千字文》,古诗20首。
●小学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论语》,古诗30首。
●小学五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诗经》,古诗30首。
2.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上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诵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一——五年级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数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高年级检测低年级或同伴互测的方法。并开展歌唱经典、演经典、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拍手歌中,切忌“一刀切”。鼓励亲子诵读,师生同读。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
『附』:经典诵读展示形式(供教师参考)
1、我给大家讲美文
学生把自己收集诵读的古诗文讲给同学听。
2、唱经典
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可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李商隐《别亦难》,白居易《长恨歌(片断)》等古诗词歌曲,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去唱古诗文。还可请音乐老师给古诗文谱上好听的曲调。
也可在游戏(如跳橡皮筋)中编成歌谣。如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更能坚持下去。
3、给经典配图
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感悟,培养他们思维力,想象力。
4、经典我能行
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上,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
(1)改写
古时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上不断推敲,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上”反复斟酌。《邹忌讽齐王纳谏》
“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一句中的“窥”就将邹忌作为男子,却反复照镜的自惭心理表现出来。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你可以改动一下,让它更传神。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动笔愿望,希望与古人一较高低。
(2)自写古诗文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介绍,学生对古诗文格韵有了一定了解,就让他们试着自己写一写诗。
5、编写经典选篇
学生将自己诵读的经典分类,如分成学习方面,为人交友,励志人生,绚丽自然等等。并由此自己编成一个小册子,配上精美的插图,写上序言,标上自己主编的字样。看着自己的成果,学生诵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更使他们乐于诵读。
6、运用经典
学生诵读经典,能在实际中运用,更能让他们乐于好于诵读。这也是我们诵读的一个目标。在实际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经典。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去学习兴趣班,而小学这个阶段,孩子在性格、能力形成的早期阶段,如何让孩子积极向上的发展,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演兴趣和习惯,也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进行小主持人班朗诵班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孩子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表演的能力,让孩子更加自信:从胆怯害怕到充满信心大胆展示;让孩子能言善辩:从不敢说话到轻松与他人沟通交流;让孩子展示自我:从不会表现自己到乐于表现自己的特长;让孩子懂得礼仪:从不知如何接待客人到会运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让孩子学会才艺:从不会表演节目到活灵活现表演绕口令、快板、相声、讲故事、主持节目等;让孩子发音标准:从满口方言到逐步学会标准的普通话,享受标准发音美感。
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学校的特色教育。
(二)开展的条件形式
开展条件:
1.学校提供支持:场地设置、学生学习资料打印准备
2.必要师资支持:要有具备该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的辅导,其他老师配合完成。
3.保证活动时间:荣泰小学开展的时间是每周一次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天早间的7:45---7:55。
开展形式:社团运作模式:统一管理、集中授课、逐层指导、循序渐进。
1.小班授课。互动性教学,老师可根据学员特点进行个案辅导。
2.提高孩子的自信、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力。
3.在表演班的学习成果以汇报演出等形式全面向家长展示。
(三)社团的培养目标
1.让孩子登上自信的舞台,展示最好的自己。
2.让孩子拥有清晰的口齿和良好的语言表达。
3.流利的绕口令、生动的寓言、优美的诗歌,让孩子在作品中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
4.新颖的思维发散方法让孩子在语言游戏中得到思维的开发训练,拥有主持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四)基本的课程安排
1.语音基础: 普通话语音(声母、韵母、儿化、变调等)、发声、绕口令、口部操等
2.朗诵稿件: 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
3.演讲与口才:演讲、语言表达、即兴说话训练等
4.思维发散: 即兴口语表达、小栏目主持、思维拓展训练、小记者采访等
5.主持人形体:主持人台风训练、态势等
(五)社团开展诵读经典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1.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10首。
●小学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千字文》,古诗20首。
●小学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论语》,古诗30首。
●小学五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诗经》,古诗30首。
2.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上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诵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一——五年级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数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高年级检测低年级或同伴互测的方法。并开展歌唱经典、演经典、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拍手歌中,切忌“一刀切”。鼓励亲子诵读,师生同读。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
『附』:经典诵读展示形式(供教师参考)
1、我给大家讲美文
学生把自己收集诵读的古诗文讲给同学听。
2、唱经典
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可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李商隐《别亦难》,白居易《长恨歌(片断)》等古诗词歌曲,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去唱古诗文。还可请音乐老师给古诗文谱上好听的曲调。
也可在游戏(如跳橡皮筋)中编成歌谣。如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更能坚持下去。
3、给经典配图
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感悟,培养他们思维力,想象力。
4、经典我能行
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上,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
(1)改写
古时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上不断推敲,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上”反复斟酌。《邹忌讽齐王纳谏》
“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一句中的“窥”就将邹忌作为男子,却反复照镜的自惭心理表现出来。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你可以改动一下,让它更传神。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动笔愿望,希望与古人一较高低。
(2)自写古诗文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介绍,学生对古诗文格韵有了一定了解,就让他们试着自己写一写诗。
5、编写经典选篇
学生将自己诵读的经典分类,如分成学习方面,为人交友,励志人生,绚丽自然等等。并由此自己编成一个小册子,配上精美的插图,写上序言,标上自己主编的字样。看着自己的成果,学生诵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更使他们乐于诵读。
6、运用经典
学生诵读经典,能在实际中运用,更能让他们乐于好于诵读。这也是我们诵读的一个目标。在实际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经典。
- 【发布时间】2023/5/29 18:51:36
- 【点击频次】152